第11版:慈善周刊

点燃乡村教育的萤火之光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8日   第 11 版)

每年罗汉笋生长之际,孩子们个个胸前挂着围兜、背着蛇皮袋,穿梭在竹林里。侯长亮不希望学生们过于依赖他人的捐赠,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得回报才是有尊严、有力量、有自信的。他告诉孩子们,不单要走出自然的大山,更要走出“精神的大山”。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赵莹莹

有一年家访回来时,他打着手电筒、翻越云贵高原上连绵起伏的峰丛,并没有一点星光和月色。但3个多小时的山路,始终有萤火虫相伴。那星星点点的亮光,让漆黑的天幕变得格外漂亮。

生命中的花朵

云南昭通的大山里,秋光一闪便到了漫长的冬季。雪连着下了几天,一片银装素裹。

彝良县海子镇新场村向阳小学,支教老师侯长亮看着眼前纯净的白色,不禁想到去年11月时,他与雷老师在校园里和学生们一起拍婚纱照,一袭白纱,也是这般素洁。

这是侯长亮在大山深处度过的第10个冬天。严寒低温,学校经常因水管结冰而断水,他每天都要往山上水井跑两三趟。山坡上,凋零枯萎的植被披雪挂霜,踩在脚下一不留神就会滑倒。

可这个湖南小伙儿不在意这些,教室里很冷,他想让来上学的孩子都能喝上一口热水,哪怕是暖暖手也好。

山里生活艰苦,侯长亮记得,自己最初决定支教时,在乡亲们眼中完全匪夷所思,说他“放着好日子不过”。

当年,侯长亮成为村里仅有的几个大学生之一,他放弃了贫困生助学补助,靠奖学金和打工挣钱完成了4年本科的学业。可谁都没想到,这个“全村的希望”费尽千辛万苦才从贫苦乡村走进繁华都市,却要在毕业后到比自己家乡还落后的“山沟沟”,去教村里娃。

“一毕业就进了山,走上支教这条路。酸甜苦辣中,接近11年了。”侯长亮说,很多人对这样的坚持不理解,甚至质疑,他自小在山村长大,太清楚老师对于学生的意义,他的梦想就在山村学校的三尺讲台上,“一切花草既都能从阳光下得到生机,各自于阳春烟景中芳菲一时,我的生命中的花朵,要为山区孩子而绽放。”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同班同学都在跑面试、找工作,侯长亮忙着打包他的锅碗瓢盆、床单被褥。支教第一站,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最偏远的尤齐小学。

2011年夏末秋初,背着鼓鼓囊囊的行李,侯长亮坐着大巴,从县城一路往村里进发。透过车窗望出去,从前只在地理课本上了解过的“喀斯特地貌”,如今无比震撼地展现在眼前。石山连着深坳,瑶族吊脚楼悬于崖壁上,玉米插种在石头缝里。

侯长亮后来才知晓,他所前往的支教地属于全球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带之一,“除了石头,还是石头”。一间空教室、一张床,连喝水都成问题。生活上的困难还在其次,令他更为不解的是,2/3的学生会在小学四到六年级期间辍学。

转过年,春季学期的最后一天。考完试放学后,班里一个内向的学生主动邀请侯长亮去家访。路上要翻越数座山,天色已晚,侯长亮提议改天再去,但小女生低着声音说:“老师,如果您今天不去,我爸爸下个学期可能就不让我读书了。”

听到这话,侯长亮只说了一句:“我去拿手电筒。”来到孩子家中,眼前是连电都没有通的茅草屋,他憋了一路的疑问一下子堵在心里。

即便总会被学生家中惊心动魄的贫瘠所刺痛,侯长亮依然坚信,教育是改变山里孩子命运的唯一方式。为此,他心甘情愿地在山路之间辗转来回。

支教不设归期

比起山区的艰苦条件,更让侯长亮感到无力的,是无法一个个说服家长让孩子继续读书。作为支教老师,他无数次面对着现实和理想间的残酷抉择。

每月靠着800多元的支教工资生活,还要常常自费为孩子们贴补,侯长亮的生活一直捉襟见肘。2014年初,家里翻修土坯房,哥哥和弟弟都出了几万元钱,只有侯长亮一分钱都拿不出。

原本打算支教两年就回到城市的侯长亮,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暂别支教生活。离开尤齐小学的那天,孩子们围着他的车唱《再见》。唱着唱着,孩子们哭了,侯长亮的眼泪也再难抑制。他扪心自问:“离开他们,是不是做错了?”

事实上,作为教育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侯长亮一旦离开,尤齐小学短期内再难有新的老师。

悬着一颗心,侯长亮到了深圳。城里什么都方便,他再也不需要喝烧开了再过滤浮渣的水,也不需要顿顿都烧火做饭。但每每接到山里孩子们打来的电话,一声“亮亮老师”会令他一秒破防。

一番思虑后,仅在深圳工作了两个月的侯长亮怀揣攒下的3000多元,再次回到大山里继续支教,这次不设归期。

后来,尤齐小学分来几位在编老师,缓解了师资,侯长亮就前往更缺老师的山村小学,从广西来到贵州毕节。两年后,得知教育部门会在下学期为学校一次招考来8名老师,他再次离开,来到云南昭通的山村小学,直至今日。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宝藏女孩”。

2015年上半年,同样关心支教事业的雷老师与侯长亮联系。那时她尚在读研究生,不具备长期支教的条件,侯长亮只当对方是个心肠不错、对教育事业有热情的女大学生。

每次选定支教学校之前,侯长亮都会去实地走访。2017年夏末,去往云南昭通的绿皮火车上,侯长亮邀请雷老师同行。爬上山到学校,将近3个小时。后来,两个人都留了下来。那时侯长亮才明白,原来这个女孩对于乡村教育的关注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雷老师的娴静与爱心打动了侯长亮,那年国庆假期,他鼓足勇气表白。忐忑等待10天后,他们成了大山里的一对“支教情侣”。

支教过程中,侯长亮和雷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山里采竹笋、挖蒲公英、摘金钱花,将优秀品质的培养结合到教学中,鼓励他们自食其力。同时,他还把自己看到的乡村教育现状写在微信公众号“落泥”,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怎样才是真正意义上帮助大山里的孩子。

不必等候炬火

山路崎岖,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是双腿。支教10年间,背着几十斤的物资上山进校,是侯长亮常做的事。

2018年3月底,一批外来捐赠的课外书和蜡笔送到了村里。上山的包裹是没人送的,要把图书和蜡笔运到学校,只能靠人和背篓。这次,侯长亮准备了两个背篓,他一个,雷老师一个。为了少跑几趟,侯长亮每次都会把自己的背篓塞得满满的。80斤的课外书背在身上,又是上山路,侯长亮走不了很快。走在前面的雷老师转身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幕。

后来,它成为侯长亮最初发布在抖音上的视频画面,画面背后,满载着雷老师的心疼与感动。

去年11月,一个晴好的周五,山风清朗,侯长亮和雷老师身着中式红色礼服并排站在校门口。孩子们的笑脸一起入镜,见证这对“支教情侣”正式成为“支教夫妻”。

“同为支教老师,生活被学校的事情排得满满当当。雷老师提议,不如就在支教的学校,和孩子们一起留下难忘的瞬间。”侯长亮坦言,不只是为拍婚纱照,更重要的是为山村教育代言,为山村孩子代言。

10年支教,其中艰辛绝非简单的10个1年加起来;所要付出的努力,更不是简单计算10乘以365天。乡村教育、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在那些偏远地区不为人们熟知的山村角落,还有许多如同侯长亮和雷老师一般的“点灯人”,希望自己成为一根火柴、一个火把,点燃更多的爱心来关注并支持山村教育。

面对那些想要提供帮助的问询,侯长亮的多数回答是:“我们这里缺人,孩子们最需要的是老师。”最近几年,很多人联系到侯长亮,了解山村小学师资情况,继而奔赴各地,开始了自己的支教生涯。其中,有几位老师前往的清河小学、大田小学,恰好在侯长亮所在的支教小学附近。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句出自鲁迅先生的名言,是侯长亮的座右铭。他始终深信,每一点温暖和善意都像是火种,是孕育未来美好的基底。

2021-12-28 赵莹莹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7346.html 1 点燃乡村教育的萤火之光 17,34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