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子姣
作者讲到自己恰巧遇到了难度特别大的高考和考研题目,却在两场考试中,都做到了“只要是自己会答的题目,准确率基本上达到了100%。”而她认为,自己能够从“敏感又勇敢的问题少女”,逆袭为不怕挫折与困难且成绩优异的“父母的骄傲”,是因为“无条件的爱和信任”“最终驱动并点燃了我自身的能量。”
所谓“无条件的爱和信任”,就是指我们给孩子爱和信任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不管孩子是否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和期待,是否会感激或回报我们的付出,是否取得了成功,都一样发自内心地关心孩子的福祉,相信孩子的能力。
为什么“无条件的爱和信任”能够如此神奇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提升孩子的学业表现呢?我们可以从心理需求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两种心理需求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当父母可以无条件地爱孩子、信任孩子的时候,孩子就能从心底上相信,自己真的是被这个家庭所接纳和认可的,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被抛弃或逐出家门;也会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不需要再额外向他人证明什么才值得被爱。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要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之后,孩子就不再会有匮乏感和恐惧感,会拥有一种“有任何成长和收获都是赚到了”的心态,会把学习视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必要路径,是为了发挥更多自我价值的铺路,顺便,再给父母带来一些额外的快乐而已。这种发自内心的动力一但被激活,就很难被困难所浇灭。
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不愿意主动学习,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面对父母的催促,开始怀疑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避免父母说的“考不上就完了”的恐怖结局,还是为了避免父母说完“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之后失望的眼神?还是作为傀儡为父母实现他们未曾实现的梦想?哪怕父母和自己的愿望是一致的,但是当外在的动力占了主导时,孩子还是会本能地予以反抗。这种“避害”式的动机,当遇到学业上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很容易就被“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策略所击垮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这种“无条件的爱与信任”呢?我们可以再从这篇文章中找找答案。上文作者是在学业受重挫之后,听到妈妈告诉她“不管我学习有多差,只要我还愿意读书她就会一直供我读书”。这一句温柔的支持,不仅让作者感受到妈妈更在意她的意愿,而不是她的表现,更让她意识到,如果要继续读,是她自己“愿意”的,而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而让作者的女儿一改往常只拿B、C常态的,是作者的一句“虽然你不能考A我很失落,但是我的宝贝女儿如果冻坏了,我会直接心疼死的。”于是,女儿知道在妈妈眼中自己的健康比能否成为妈妈的骄傲更重要,她便可以大胆前行,真的拿回全A来了。
所以,如果父母真的希望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不是要叮嘱甚至逼迫他把心思花在学习上激发他的叛逆心,也不是在他成绩不理想时表现得那么担心,传递出一种“没有好成绩你就完了”的威胁感,而是要重新找回对孩子本身的爱与信任。
孩子不需要考上最顶尖的学校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缺少爱的人生,即使外表光鲜也仍显灰暗。比拥有好成绩更重要的,是拥有对亲情的笃定,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回想当初孩子尚未出生时,我们只希望每次产检都顺利,生产时母子平安;回想当初孩子生病受罪时,我们许愿只要孩子快快康复什么都愿意放弃;回想孩子学会走路学说话遇到困难时,我们只希望他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健康长大……这份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我们其实从来不缺少,只是当外在的环境带来压力与焦虑时,被忘记表达出来了而已。
试试看,当孩子放学回家时,不急于问他们的学习表现如何,多关心他们吃得好不好,心情怎么样;当孩子为学业而焦虑时,轻柔地告诉他们,“我知道你因为成绩而着急或难过,但无论成绩如何,你都是父母的宝贝和骄傲”;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当然要明确地指出孩子做错的事,教他改正,但别忘了补一句“虽然你做了不应该做的事,但我相信你仍是一个好孩子”。你会发现,当孩子确认父母无论如何都可以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他们就可以更加自信也更为自如地绽放他们的光彩。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