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笑蔚 本报记者 陈小艳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民用建筑的高度、密度不断加大。相比于低层建筑,高层建筑楼内结构复杂,居住人员多,一旦失火,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青岛市民徐晋丰发现,高层楼宇的消防栓无水、自动喷淋设施生锈损坏无法正常工作、楼梯逃生通道被堵、消防系统几近瘫痪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一些消防报警系统基本完好的高层建筑,也存在明显缺陷,例如消防系统未配置应有的电脑显示功能,无法精准定位起火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曾向多个部门反馈,但都未得到有效解决。
正苦恼时,一天,像往常一样在海边晨跑的徐晋丰遇到了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他向杨军发出求助,希望借助政协的力量和平台,引起青岛乃至全国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视。
杨军听了徐晋丰反映的情况后,非常重视。几经调研沟通之后,杨军撰写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提案》,将百姓的声音提交至全国政协。
2021年12月9日,围绕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杨军再次组织政协委员、智库专家进行调研,并邀请徐晋丰作为市民代表一起研究这项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
责权同步 管治同频
“烟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等传感设备为啥不亮?是不是被停用了?”“监控系统能定位到起火点吗?”面对委员们专业的询问,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的回复却很模糊,甚至让人一头雾水。
物业需要承担消防安全责任吗?答案在2021年8月出台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新规》里,其中明确了物业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业主单位、使用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等。未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未建立消防组织、违规停用民用建筑消防设施等应予以处罚。
“消防责任落实不能只落在小区物业的肩头,这需要各部门分工合作,加强联动。”委员们建议,按照“责权同步、管治同频”的思路,厘清辖区政府、住建、公安、城市管理、消防和物业管理的职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各部门应按职责承担市政消火栓规划、建设和维修保养等任务,进一步规范施工许可、质监、安监等手续。
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我已经60多岁了,家里还有小孙子。”市民丁大爷说:“要是真起火了,逃哪儿?怎么逃?我们都不知道,只能坐等救援。”
“想要真正筑牢消防安全防线,得通过实践,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素质。”“要定期排查,清除高层火灾隐患。”“最好家家户户配备灭火器,防患于未然,不给危险留机会……”
在应急安全培训场馆,委员们穿过模拟的烟雾弥漫的“火场”,顺着消防专业缆绳,从二楼逃生成功。一番自救体验过后,委员们一致认为,应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普法教育、国民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范畴,通过定期举行消防演练,抓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要配备高层建筑逃生装置装备,建立行业部门、街道、公安、基层网格员的培训机制,培养一批消防安全的“明白人”“守护人”,守护“生命通道”。
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消防员是应急救援的主力,保护消防战士的生命安全需要技术加持。观看了消防员战士们在火场中“逆行”守护百姓安全的纪录片后,委员们深有感触地说:“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民生工程,要大力弘扬消防英雄精神,关心关爱一线消防救援人员,对于火灾隐患不能亡羊补牢,要未雨绸缪!”
大家建议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补齐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短板,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断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杨军表示,要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形成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以消防安全问题和工作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消防科技研究应用,增强消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消防安全工作的效能,为老百姓提供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