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眼

不放弃,就有希望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1月25日   第 03 版)

北京市丰台区梅市口路附近一条窄巷里,几家小店顽强求生。本报记者 朱婷 摄

作者:朱婷

岁末年初,在这个寒冬,新一波疫情又在数个省份出现,触碰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防控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中国经济的一次大考。在这场战役中,小微企业由于其脆弱性,它们中的许多面临着生死抉择。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小店是民生经济的细胞,是群众就业的最后一道屏障,在小店生存面临特殊压力的时刻,政府和有关理应施以援手。

疫情暴发以来,怎样扶一把小微企业,一直是许多全国政协委员的关切。在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看来,当下,我国经济正加快经济恢复,但仍然有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农民工稳岗保就业问题,是他最大的关切。

而“救助小微企业就是保就业、稳定社会秩序”,这也是委员们的共识。疫情下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府如何为小微企业兜底,怎样利用好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助力发展——委员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在国家政策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的通知》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1+2”政策。全国各地针对当地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也纷纷出台了各项帮扶政策。

诸多措施的叠加影响之下,尽管未来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对于广大企业主来说,“危机”二字,也正揭示着新的动能和机遇。

在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看来,“经此一疫,可能引发世界格局、全球供应链以及中国经贸和产业布局的变化。我们将面对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产业链供应链、不一样的中国经济。”

而日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下,中国经济以GDP超过114万亿元、增速达到8.1%的亮眼答卷,彰显了强大韧性,经济稳健增长的动力正在积聚。

“经过未来一年,无论是群体免疫水平,还是通过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再到新冠治疗药物的上市,都意味着‘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对未来疫情的判断充满乐观,“我们相信中国,相信世界,有这么多人一起在努力,我们度过这个寒冬,明年的春节将不再那么寒冷。”

不放弃,就有希望。对于中小微企业主来说,他们的坚守和奋斗终将得到回报,对于每一个在疫情中努力生活的普通人来说亦如此。

2022-01-25 朱婷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8619.html 1 不放弃,就有希望 18,61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