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英
(一)
极具中国特色的冰雪盛宴在北京落下帷幕。燃爆冬奥赛场的健儿,再一次用热血青春、激情与奋斗书写出人类的“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一次次地为奥运健儿们的诸多壮举喜极而泣时,也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教育三问”的沉思中: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无论是一鸣惊人的苏翊鸣、还是勇夺首金的男子速滑队、抑或首秀爆红的谷爱凌,诸多奥运健儿的荣誉背后让我们热泪盈眶、元气满满的是他们身上传递的奥运精神:“挑战极限、突破自我、永不言弃、勇敢坚定、团结合作、坚韧、有爱”……这样的奥运精神19世纪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他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中就阐述过:“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奥林匹克运动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是以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
在过去数十年尤其是最近几年,经济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以及神经学家等专业人士不断提出证据,他们认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向孩子们的脑子里灌输了多少信息,而在于能否帮他们形成一系列截然不同的有价值的品格,譬如专注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心、坚韧、勇气、自信等。经济学家把这些品质称为非认知技能,心理学家称之为人格特征,而教育工作者就把这些称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以上精神品质的人更可能走向成功,更有机会获得幸福人生,也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留恋冬奥圣火刚刚熄灭的余温时,我们教育人似乎也更明确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答案:我们就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勇于担当,为国家奋斗,为人类和平自由不断超越、团结友爱的人。
(二)
怎样培养人,让我想起非洲有一句谚语“举全村之力养育一个孩子”。无疑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重要的人。从优秀基因的传递到呱呱坠地后全力以赴的培养,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在家庭这第一所学校受到启蒙,都是父母这两位第一任教师辛勤汗水的结晶。
但我更想说的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其他更多成年人和环境的影响。亲朋、邻居、老师、医护人员、明星偶像、政治领袖甚至博物馆、滑冰场,他们都是孩子的成长环境,不经意间就会改写孩子的生命。由此围绕一个孩子的成长所经历的环境就组成了教育共同体——家庭、学校、社会。
教育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最大利益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以及人类的发展。处在这三个环境中的影响儿童终身发展的成年人,也都在显性或隐性地从事着一份共同的职业——教育。这就需要三者先统一育人的价值观,一定回归到教育的前两问中。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只有在认同前面的观点后,方可八仙过海各显育人的最大能量。因为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私有财产,也不单纯是某个学校的学生,他应该是社会的、国家的乃至全人类的。
以奥运健儿这些人才的培养为例,更见家庭、学校、社会这个教育共同体合作共育的最大功效。除了奥运健儿自身的天赋和热爱之外,学校和社会也需要建立协同育人的机制,方可保障健儿们的优势被发现、被培养从而让他们绽放。
冬奥是谷爱凌的首秀舞台,极限挑战凌空成名后网上除了热衷其优秀的家庭教育之外,还谈到为了备战奥运,她选择提前一年读完高中的课程。其中就透露了美国高中灵活自由的选课制度,开学初前两周是学生热热闹闹的选课实验周,尤其是在高中,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两周内依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难度后固定下来就可以。记得在GROTON高中参访时,就遇到一个亚裔男孩,因为年底有冰球世界杯锦标赛的集训,他在秋季开学时就申请数学初级班,他说这样就可以节约出时间训练,同时还可以保障成绩在93分以上。如果选择中级或高级班,就需要课下花费更多的时间接受辅导,这样就没有时间训练了。这样的灵活自主择课制度既可以保障学生能完成适合自己强度的文化课程,又可以把学生的热爱发挥到极致,甚至摘得奥运的桂冠。我国学校课程大多都是教学处按照师资配备统一排课表,如果遇到像张琳这样的天才运动员(张琳摘得了200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800米自由泳金牌,从此中国游泳结束了没有男子世界冠军的尴尬历史),学校也会根据他的训练时间,灵活机动地允许他请假去体校参加训练。
除了学校在机制上保障体育专业人士的培养之外,国家、社会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也是极为重视。据国家发改委消息:“为推动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健身设施网络,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21亿元,支持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中标准田径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地、社会足球场地、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共185个。”此次北京冬奥会也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国家也需要支持冰雪等户外运动场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没有一个孩子能完全独立长大,没有一个家庭可以生活在真空里——任何一个孩子的发展成长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这样一个育人价值观一致、相互共融共通的教育共同体,让孩子、父母、教师和周围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理解、支持和爱的教育生态中。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