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海瑾
编者按:
日前,5集纪录片《梨园一叶——京剧科班富连成传奇》开播。该片讲述了京剧科班富连成从1904年成立到1948年解散的44年辉煌历史。1904年,叶春善先生创办喜连成科班,后改称富连成社。44年来,富连成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八科学生800余人,为京剧界贡献了许多开宗立派大师,以及众多知名演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成为京剧史上公认的“第一科班”。著名导演郭宝昌在纪录片中称,这一成果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是我们中国最骄傲的。
第十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与富连成有着至为深厚的关系。多年来,她和丈夫——富连成第二任社长叶龙章次子叶金森,一起致力于富连成的传承与传播。为此,本报记者对她进行专访,请她讲述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与富连成的艺术精神。
量简意丰 言近旨远
文化周刊:您策划拍摄这一纪录片的缘起和初衷是什么?
孙萍:早在10多年前,我和团队在筹备出版《富连成画传》时,其实就有意想在此基础上做一部纪录片。一是,考虑到《富连成画传》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它的传播和受众相对有限,尽管书中汇集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但要想把富连成这一在京剧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的以科班形式出现的京剧教育机构的理念和艺术精神传得更广更远,纸本图书还远远不够。二是,富连成的历史意义与影响,值得我们今天了解、学习和研究、传承与传播。三是,上世纪80年代,我曾感受过富连成及其后代诸多名家的震撼演出,那时候就立誓把富连成的历史尽可能详尽地记录下来、保存下来、传承下来。四是,受前辈大师精神的影响和激励。尽管后来因为我和丈夫叶金森公派出国做文化交流工作,这项工作暂时被搁浅。但我们一直不忘初心,为京剧在海外的传播积极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文化周刊:富连成给京剧界留下了丰厚的艺术、文化遗产,纪录片只有短短几集,您和团队如何选材取舍?
孙萍:《梨园一叶——京剧科班富连成传奇》由凤凰卫视出品,共5集,每集25分钟,以历史顺序,撷取富连成44年中的大事件,讲述其丰功伟绩。其中,片中的情景再现等部分即是我和团队所拍。
要做富连成纪录片,实在是一项大工程。富连成44年的历史早已经超越戏曲发展史本身,它所折射的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一部民族血泪史、一部文明传承史、一部文化复兴史,在中国近现代文化长河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广泛传播,我们还打算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合作,拍摄不同版本。根据不同平台的不同传播方式、制作风格以及受众等特点,筹划选择。如凤凰卫视面向全球华人,其讲述方式是以大事件为主;新华社等媒体平台可以面向更多国内的年轻观众,其选材上也要从不同角度切入。其实,不管哪种传播方式、制作角度,为的都是将富连成这座富矿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及时代意义传播出去。
梨园不朽 薪火相传
文化周刊:富连成建社宗旨是“不为发家致富,只为梨园永续香烟”,这是一种怎样的班社精神?
孙萍:这句建社宗旨其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是“不为发家致富”,因为他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使命,是“为梨园永续香烟”,也即他们要做的事情。这一誓言,不为个人利益,不为争名逐利,不能昙花一现,不能半途而废,要有长远打算,要胸怀整个梨园,并为此奋斗终身。
说起这一精神,不能不说社训——“传与我辈门人,诸生须当敬听: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技之能。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以后名扬四海,根据即在年轻……”通俗易懂且深含哲理的训词,是刻在富连成弟子骨子里的人生信条。我记得前些年在采访老艺术家们时,因为年事已高,他们对很多事情已经记不太清了,但一说起富连成,社训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完毕,让我们深受感动。如今社训仍被广泛传诵,比如在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戏曲节目中,小演员们把社训作为演出的开场白,一开口便是惊艳,给人震撼。
文化周刊:富连成44年所培养的人才、传达的理念、确立的规制等,直到今天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富连成对新时代我国的戏曲教育、戏曲演绎等有哪些启示?
孙萍:富连成44年的办学历程及其创造的业绩,是值得我们今天思考和借鉴的。首先,在办学精神上,它秉承“不为发家致富,只为梨园永续香烟”的宗旨。他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京剧教育事业,而这种奉献精神,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后继者。
其次,富连成还为中国京剧艺术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主要体现在:一是艺术特征上,富连成从社长叶春善到从业教师团队,从吐字发音、念白声调、声腔音准、曲牌旋律、服装道具、群体调度、舞台形制等方面严格承袭京剧自“四大徽班”入京后博采众长与宫廷皇家规制,基础扎实、阵容齐整、艺术规范、横平竖直、京朝大派、中庸大气。二是教育方式上,它不仅是一个戏剧培训机构,同时也是商业演出团体;在兼顾教育的基础上,教学与演出高效统一,教、学、练、演四位一体,创、编、导广集一身,时刻保持与市场观众的紧密结合,充分实现了“学校”“剧团”与“创作机构”的无缝衔接,“学员”与“演员”相互贯穿。三是办学理念上,它不但重视学生艺术专业教学,对于学生文化课的普及从未松懈。同时,美育教育与日常医疗保健也是其能健康良性运营的关键。叶春善、叶龙章先生卓有建树地笃定京剧演员的文化素养决定其艺术高度与广度。这三点在富连成44年历史中从未独立存在,它们互为依托、相互补充,很大程度上仍然能为当今戏曲教育机构提供启发。
最后,在剧目保存整理和传承创新上,做了大量建设性工作。富连成保存、整理、改编了大量的京剧剧目,汇编成《叶氏藏本》共29函,计382册,涵盖剧目近千出,其中相当部分是首尾俱全的整本大戏或连台本戏,对京剧剧目的发展传承、对京剧的教学演出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中华世纪坛5000年文明史甬道雕刻的大事记中,富连成作为唯一一个戏曲班社被刻录在1904年的历史大事中。可见,它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的地位、在中华近代文明史上的地位。我相信,在富连成一代代继承者们的努力下,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都将随新时代的光芒继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