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宋青:

做好“双碳”和“数智”的“加减乘除”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04日   第 23 版)

本报讯(记者 江迪)推进“双碳”和数字化改革,都是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当数字化遇见“双碳”,会怎样?

全国政协委员宋青认为:数字化不仅能标识万物,更能成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国之重器”。要做好“双碳”和“数智”的“加减乘除”。

“通过智慧化管理,在碳中和进程中做加法。”宋青建议,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智慧化管理,构建“碳数智”治理平台,加强各领域碳排放运行分析和动态监测,实现监测预警、评估考核、数据回流的全链式闭环管理,做优城市碳中和“大脑”的加法。

“通过数字化转型,在碳达峰时间上做减法。”宋青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而数字化转型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支撑。要以数字化转型的科技创新来解决灵活性改造、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等系统性问题,做实由“碳达峰”迈向“碳中和”的减法。

“通过‘数智’控碳体系建设,在经济发展与治理效能上做乘法。”宋青指出,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应用,推动碳排放数字化动态核算、数字碳中和等“数智”控碳体系建设,提升终端能源消费智能化水平,实现“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两链融合的协同增效,做大“数字化+低碳化”的乘法。

“通过改革创新,在碳排放刚性需求上做‘除法’。”宋青表示,应推动与“双碳”相关的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聚焦碳中和发展要求,健全政府、企业服务子平台,完善公众参与的“碳普惠”平台,实现对政府、企业、公众三大应用主体的碳排放和能耗的精细化管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碳资产、碳排放、碳足迹、碳核查的数字化管理,量化推进碳中和进程,持续挖掘节能减排绿色转型潜力,做好碳排放刚性需求的除法。

2022-03-04 江迪 全国政协委员宋青: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0489.html 1 做好“双碳”和“数智”的“加减乘除” 20,48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