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
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照护责任和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是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力量。他们用专业和奉献守护着村民健康,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但是,由于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和身份定位不清等问题,乡村医生人才流失、老龄化、超龄服务的现象一直存在。
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然而,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问题仍然是目前农村最大的隐患,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小病不治成大病”,如何提高农村医疗的可及性,有赖于广大乡村医生的坚守。因此,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就要从强基层入手,必须多举措提升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解决好乡村医生的基本待遇和养老保障,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学历、高水平的卫生技术人员在农村从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要强化村卫生室管理和建设,筑牢网底。建立村卫生室城乡社区医疗机构一体化财政负担制度,强化公益性服务,优先保障实现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在财政负担明确的情况下,落实以村卫生室为主导的,村一级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落实首诊报告制度,使其切实担负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责任。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引入第三方监察机构,在村卫生室国家财政没有完全负担的情况下,在公共卫生任务须由乡、村两级共同完成的情况下,对乡、村进行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由监察机构将补贴直接打入村医个人账户,防止公卫经费被无故克扣,防止村医承担任务过重。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要解决乡村医生收入和生活的基本保障问题,建立财政负担的养老保障机制,同时通过为乡村医生发放生活补助等方式,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与生活困难问题,让他们生活保证,心情愉快,家庭能支持,养老有保证,以稳定并壮大乡村医生队伍。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要切实提升村医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村医培训,落实并保障乡村医生都能够得到免费的培训,制定村医继续教育学分制度。提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知晓率,使其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做到源头预防并能在苗头出现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乡村医生执业法规和工作考核制度。包括乡村医生执业范围、设备配备、身份认定、报酬、第三方监察制度、劳动量科学评估等等。
建设一支扎根乡村、服务村民的高素质乡村医生队伍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全社会都关心关爱乡村医生,鼓励和保障乡村医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让乡村医生拥有展示才智和能力的广阔天地。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