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元丽
“近年来,青海省人口总量增速放缓,出生人口持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全省托育服务机构的托位使用率比例低。当老龄化遇上少子化,如何回应西部地区的‘养’‘育’之需,需要国家进一步重视。”全国政协委员李青介绍,近三年,全省出生近24万人,出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71%。截至目前,全省可提供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各类机构共50家,设置托位3766个,入托婴幼儿824人,托位使用率为21.88%。
在李青看来,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托育服务发展不均衡,服务机构结构功能单一。托育服务机构主要分布在人口相对密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好的城市,小城镇及农村牧区此类设施基本处于空白。所有机构开设的均为全日托,80%以上托育机构以接收24个月以上婴幼儿为主,服务内容单一。托育机构建设要求高,除了硬件设施,还要按规定安装消防、监控等安全设备,以及购买家具和教玩具等,需大量资金投入,导致新建托育机构数比较少。此外,托育机构由于运营模式尚不成熟,普遍面临投资回报期长、资金吃紧、生源不稳定等情况。
二是托育服务普惠性未得到充分体现。目前,托育服务工作未能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没有地方财政补助资金支持,民办托育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办托育机构主要依靠收费来维持运转,且收费标准相差很大,月均收费从1500-4000元不等。公办幼儿园属事业单位,保教费基本免收,而招收托班会增加人员工资等投入,如果地方财政不予补助,势必增加开办成本,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随着三孩政策的深入落实,人民群众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更旺盛、更迫切。为此,李青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高海拔地区托育工作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以促进西部地区托育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