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领头雁”变身“女当家”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1日   第 07 版)

作者:肖雄 王周春

“村里以前女干部少,心里有啥疙瘩也不好讲,现在好了,钱书记是我们女同胞的骄傲,在她的带领下,相信我们村的发展会更好!”李进春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七舍镇糯泥村人,自从村里有了女干部后,她对村里的大小事更上心了。而李进春口中的“钱书记”,便是糯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钱丽。

今年35岁的钱丽以前一直在外经商闯荡,经过多年努力后事业有成。2021年10月,在七舍镇党委的号召下和父老乡亲的期盼下,想带领乡亲发展的钱丽毅然返回家乡,一门心思投入到基层群众工作一线。当选村干部后,钱丽为尽快熟悉工作,深入群众听民情、访民意,建立健全村级事务运行工作机制,短短几个月时间,糯泥村就在她的带领下呈现出想干事、敢干事的浓厚氛围。“如何更好地让村里发展得更好,提高群众收入,是我考虑得最多的问题。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一下,糯泥村的发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马革闹村年轻人外出务工较多,导致“两委”干部平均年龄偏大、学历偏低。2021年年底,村里干部联系了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企业工作的夏兴鑫,希望她回到家乡工作,支持家乡发展。“作为土生土长的马革闹村人,非常愿意回到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现在已是马革闹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夏兴鑫表示,她将通过走访,宣传好党和国家政策,为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走出了一条农村青年人才党员发展工作的新路,通过搭建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创新吸纳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入党,激发了农村党建活力。

去年,在外就业的七舍村民胡凤回村探亲,发现村里的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比例增大,一种想为家乡办点事的想法油然而生。之后,她通过选举成了七舍村的常务干部。胡凤认为,妇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她选择当村干部,就是想通过自己,进一步激发妇女活力、发挥妇女作用,充分发挥妇女同胞的内在潜力,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

“我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儿媳、好女儿、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推动妇女工作发展,更好促进乡村振兴。”标准的“00后”苟爽是侠家米村常务干部,从小就盼着走出大山,去外面世界看看的她,大学毕业后却毫不犹豫回到了家乡。“进老乡门、说老乡话、办老乡事、解老乡难,从疫情防控、务工就业政策宣传、预警监测走访、巩固脱贫成果,到乡村振兴,看到父老乡亲们笑了,我也就心满意足,证明当初我的选择没有错。”

近年来,七舍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人才振兴新路径,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建立起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村级干部队伍。“特别是新一届村‘两委’女干部由5人增加到13人,占比由11.1%上升到29.5%,其中常务干部由3人增加到7人,占比由9.4%上升到23.3%,她们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9.6岁。”七舍镇党委副书记赵仁佳说,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就是“巾帼力量”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体现,接下来,七舍镇继续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2022-03-21 肖雄 王周春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1792.html 1 “领头雁”变身“女当家” 21,79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