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宝藏社区,非遗绽放流光溢彩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1日   第 07 版)

作者:钟倩

踩街活动、砂袋石锁、济南少林拳表演、舞龙灯、“四蟹灯”和“猫蝶富贵”表演……不久前,我居住的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街道堤口庄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展演活动吸引了无数人的围观。很多朋友通过抖音直播收看,直呼“太过瘾了”“一如既往的精彩”,还有人留言说“这真是宝藏社区”。

说起这些非遗项目,我并不陌生。上中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堤口庄七拐八拐的小路才能去学校,班上有一半同学都是回族。每年春节前后,都有庄里的民俗表演队来学校里慰问演出,平日里深藏不露的小伙伴披红挂绿秒变演员,客串到耍灯的队伍中,或是扮演小蚌或是蝴蝶,或是扮演青皮或是渔夫,神灵活现,引人入胜。记得正月十五开学那天,学校的操场上挤得水泄不通,花灯表演热闹非凡,锣鼓声震天响,叫人不愿挪动脚步,每年都会巴望着早点开学。后来我才知道,他们表演的花灯叫“四蟹灯”和“猫蝶富贵”,我称作“会跳舞的花灯”,现在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事文学创作后,我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堤口庄社区是济南市区三大回民聚集区之一。明朝万历年初,有回民来这里定居,从此不断有回民迁往这里。旧时的堤口庄向北是黄河,地势低洼不平,黄河水泛滥的时候,堤口庄以北会形成一片水湾,因而称作“堤口洼”。周围的村民靠捕鱼捉虾维持生活。到了冬季农闲时,村民们模拟捕鱼捉虾的场景,“四蟹灯”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此。每年一进入腊月,当地村民便开始排练表演舞灯,往往演到二月初二才结束。新中国成立后,“四蟹灯”还曾作为迎接苏联飞行员的表演节目。此后,“四蟹灯”表演一度失传,后来在村民们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下,表演队伍才再次恢复。

“猫蝶富贵”首创于上世纪30年代,为济南天桥区北园沃家庄、北坦庄一带的民间艺术形式,与“竹马灯”“四蟹灯”“龙湖鹰熊彩云灯”等同属于老济南民俗艺术的舞蹈形式,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据《天桥区志》记载:“猫蝶富贵就其名称而言,‘猫蝶’是耄耋的谐音,有祝长寿和富贵之意。”1949年,在天桥区文化馆的全力支持下,沉寂了10多年的“猫蝶富贵”重出江湖,后来经过挖掘和保护,在堤口庄社区成功复演。“猫蝶富贵”就像一出情景剧,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每个角色特色各异,吸收了中国古典舞和武术动作。“花瓶灯”姿态英武、造型稳健,“蝴蝶”轻盈灵活、舞姿优美,“猫、鼠”动作夸张,又逼真有趣,一场看下来,好不过瘾。

“堤口庄社区锣鼓队,已经延续百年历史,曾一度面临濒临失传。”“堤口庄砂袋、石锁起源于清朝末年,当时居民自明朝定居于此后,随着子孙繁衍,人口逐渐增多,习文尚武之事,祖辈开始重视……”直播过程中,讲解员的亲切介绍,让我顿感非遗就在身边,仿佛伸手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表演中有两处细节令我记忆犹新:踩街开始,男女老少排着整齐队伍出场,这时候,只见社区书记杨建奎搀扶着一年过八旬的老人在前,原来老人是社区里的老党员,稍后上前与居民们拜年;还有一幕,当孩子们表演少林拳的时候,有的男孩年龄不大,一招一式略显稚嫩,让人联想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萌娃滑雪摔倒的可爱场景,不禁会心一笑,孩子们就是最好的非遗传承人。

民俗专家冯骥才说过:“民间文化是非理性的、纯感性的、纯感情的,这种感情是一种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的情感。”宝藏社区精彩不断,非遗绽放流光溢彩,让我们找回了愈品愈浓的年味儿,感受到活力不减的中国年,最重要的是以非遗之美扮靓生活,传递美好的祝福,也是传统文化的绵延与芬芳。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百姓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022-03-21 钟倩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1793.html 1 宝藏社区,非遗绽放流光溢彩 21,79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