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慧峰
东航MU5735航班失事,举国哀恸。过去几十个小时里,有关这架航班的任何信息都是舆论焦点,网上每多流传出一段视频,都会让人心揪得更紧。
然而,就在救援工作紧张进行的节骨眼上,一些人却借着舆论对坠机事故的关注度,拿灾难当流量,一时间群魔乱舞。
例如,有的恶意传播“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7名董事在失事飞机上”等不实言论以博眼球;有的仿冒幸存者蹭流量,飞机失事后短短数小时内,网上竟出现几十个自称是没登上MU5735航班的“幸运儿”;有的发布虚假信息,如一段被称为是MU5735航班坠毁前最后一秒的短视频在网络流传,后被网友指出该视频只是某游戏的视频截取。更有地产公司以此事件为背景制作宣传海报售卖楼盘,美其名曰“愿MU5735航班的亲人平安回家”。
每当灾难发生,都是考验人性之时。但有些时候,消费灾难,比灾难来得更让人胆寒。
去年,就在河南部分地区遭遇特大暴雨之际,一则“入住高地,让风雨只是风景”的地产宣传海报引起公愤。同样在去年,一条“中国人寿重庆分公司的几名员工抬着写有‘张某某先生意外身故获赔1200000元’字样的放大版客户理赔单在街上进行宣传”的消息冲上热搜。如此博眼球的无底线行为引发众怒,令人唾弃。
企业逐利,花心思营销无可厚非。但灾难不容调侃,伤痛不容戏谑。在灾难、生死和伦理面前,一切歪脑筋不仅是吃相难看的问题,更是公然挑战道德底线和社会良知。企业要随时紧绷尊重生命这根准绳,相关部门也要严格监管、严肃追责。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令人安慰的是,针对此次坠机事件产生的网络乱象问题,一些网络平台已经担起责任,第一时间斩断谣言等传播链。比如微博、抖音等平台都发布公告,严肃处理各种不当言论,并提醒广大用户,在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内容要遵守真实、客观原则,不借助热点事件蹭热、玩梗。这充分表明,随着有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清朗”系列专列行动的开展,相关传播漏洞将得到有效封堵。
目前,失事现场的救援还在紧张进行,这个时候消费灾难、博取关注,必定会给乘客及机组人员亲属造成二次伤害。生命至上。尊重和敬畏生命不仅是企业生存之本,更是每个人应守住的人性和良知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