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营周刊

乡村振兴 首推“内需牌”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5日   第 07 版)

郭秀萍 本报记者 照宁

“乡村振兴应打破思维限制、挖掘特色,主打内需牌。”近日,在学习了今年全国两会会议精神后,厦门多位政协委员认为,打好内需牌,打破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深度挖掘各个村、镇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韵味独特的乡土文化,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我们溪头下自然村‘爱情小镇’,以婚纱摄影产业为出发点,目前已经打造成了上下游产值超10亿元的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产业链。”厦门市思明区滨海街道黄厝社区溪头下的“爱情小镇”,让厦门市政协委员吴秋平非常自豪。

“这是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村落原始风貌与现代服务产业相结合的范本。”吴秋平委员还建议,各类特色小镇在规划初期就应做好原住民的规划、沟通和辅导工作,扶助原住民就业、创业,实现产业转型,增强创收能力,提升原住民幸福感和自豪感。

“乡村振兴应该围绕‘留’下来的理念来探索、耕耘,主攻内需市场。”翔安区政协委员黄毓森长期在农村工作,见证与经历了翔安区黄厝村从区级示范村到省级试点村的蜕变,他认为,“留”是市场资源以及人才、资本裂变的土壤,“留”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孵化器与造血来源。

黄毓森提出,应以“留”为概念,结合区域位置,开展一二三产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海沧区詹瑞琪、傅晓兵、姚聪明、沈韶希、林春芳等多位政协委员提出,有条件的乡村还可以率先探索产业集群模式。这也是委员们的调研成果之一。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厦门海沧区东孚街道聚集了89家花卉企业,占地面积2500多亩,拥有我国华南地区品类最全的洋兰繁育基地,已初步具备产业集群的基本要素。如果积极打造特色花卉小镇、花卉产业集聚区,不仅可以推动设施农业发展,还可对乡村宜居环境大有裨益。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衍生出无限的商机。

翔安区政协委员杨婷婷说,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陶瓷主题类的研学活动与黄厝村古窑博物馆建设、地域文化资源融合型产品开发相结合,社会效益显著。

杨婷婷建议,搭建起高校与乡村联系的共建机制,建立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领导小组,以实践为主要形式,参与到村镇建筑、文创的项目中,充分开发融合型的高校研学产品。

2022-03-25 郭秀萍 照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071.html 1 乡村振兴 首推“内需牌” 22,07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