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志红
开栏的话:
市场主体,是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至少有6处直接提及。全国两会精神中包含了哪些民营经济内容,如何进行解读,本版在此开栏细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占企业总数逾九成的比重。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庞大的市场主体群体获得多处落墨,彰显了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
在这些宝贵的笔墨当中,最为浓重的一笔,当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三个没有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民营经济屡屡得到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今天,我们把“两个毫不动摇”放在当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背景下重读,重现的是党的政策一以贯之。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形势,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今年的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由此,政府宁肯自己过紧日子,也要给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一波接一波的政策红利,体现出政策发力靠前的态势。
重读“两个毫不动摇”,我们读到了对某些有关民营经济杂音的再次驳斥。
这两年,三重压力之下,许多民企、中小企业发展艰难。去年,随着强监管、反垄断政策落地,一些有关民营经济发展前景的杂音借机发声,扰乱民心。事实上,国内外实践证明,强监管、反垄断从来都是保护创新的盾牌,它只会让更多中小企业的创新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而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将更有利于营造创业创新的生态系统,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可以竞自由。
重读“两个毫不动摇”,我们读到了党中央对民营企业的关爱,民营企业对党的信念和信心。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第一条必由之路,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既造就了今天民营经济“56789”,在未来,它必将指引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我们通过代表委员的传声听到了民营经济的信心:
为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最高检明确提出,对涉嫌经营类犯罪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提出适用缓刑量刑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说:“检察机关这一司法政策,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充分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的‘三个没有变’,让民营企业负责人感到很贴心,很安心。”
去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今年将加大相关政策实施力度,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工商联主席、厦门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说:“减税降费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终日长程复短程,一山行尽一山青。虽然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之路走得艰苦,但生机常有,正如青山绵延不绝。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大大小小的市场主体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