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还原东航坠机第二部黑匣子发现过程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8日   第 02 版)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27日9时20分许,“3·21”东航航班飞行事故客机第二部黑匣子被找到了。此前23日发现了第一部黑匣子。至此,失事飞机两部黑匣子均已找到。

地点为距撞击点约40米、地表约1.5米土层下

在27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27日9时20分左右,消防救援人员在技术组指定的重点区域深度搜寻,人工挖掘出一橙色圆柱状物体。经民航专家确认为第二部黑匣子。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了发现过程:一个搜寻小组在核心区撞击点正东偏南5度、距离撞击点40米的位置进行人工精细挖掘作业。当消防救援人员挖掘至地表往下约1.5米深处时,在翻开一块树根后发现一个被泥土包裹的圆柱形金属罐体。随后迅速交由民航专家辨认,确认为失事飞机的第二部黑匣子。

此前23日16时30分左右,在事故现场主要撞击点东南方向约20米处的表层泥土中,发现了失事飞机上的第一部黑匣子。

为专家标注的重点区域

27日,搜救现场天气转阴,小幅度降温。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在进行后续的搜寻取证工作,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作业。

郑西介绍,共有338名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搜寻,其中160人深入核心区搜索。为提高搜寻效率,在核心区采取与民航专家协同作业的方式,5名消防救援人员配一名民航专家,围绕重点区域划分网格,多组同步实施作业。

朱涛介绍,技术组根据近几天现场勘查结果反复论证,更加精准地确定了第二部黑匣子的重点搜寻区域。搜救组根据相关建议对现场工作方案进行了调整,对核心区挖掘点进行了分级,提升搜寻效率,在增加挖掘现场施工与勘查力量的同时,各方协调联动,增加单日工作时长,开展了夜间搜寻作业。

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南宁支队副队长陈小辉介绍,今天发现黑匣子的区域是经过民航专家判定的发掘重点区域之一,在今天之前,消防救援人员已经连续在此进行多日的搜救挖掘工作。

是否能够就此还原事故原因?

飞机一般装有两部黑匣子,刚刚发现的第二部黑匣子为飞行数据记录器。其中的数据能够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真实、客观的证据。经检查,记录器其他部分损毁严重,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为完好。目前,该记录器已送往北京专业实验室进行译码工作。

失事飞机的两个记录器都具有可以抵抗高过载冲击撞击、耐高温、耐海水浸泡等特性,不易损毁。

“由于本次事故情形比较罕见,空管雷达显示飞机是在巡航阶段突然下降高度,且下降率很大,黑匣子对我们梳理事故链条、还原和分析事故原因非常重要。”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说。

据悉,调查人员后期需要把两部记录器的数据,以及现场勘查的证据、空管雷达数据、机组和空管单位的陆空通话、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传输信息、证人访谈等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事故的原因。

(记者 王伟 吴思思 郭轶凡 林凡诗 叶昊鸣)

2022-03-28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150.html 1 还原东航坠机第二部黑匣子发现过程 22,1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