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清明传家风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8日   第 07 版)

王国梁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和生活作风。家风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也在一些节日或者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郑重传承的。在这样的日子里,每个家族都会用特定的形式来过,即所谓的“仪式感”,而此时,也正是家风传承的最佳时机。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们家一向非常重视。每逢清明,亲戚们都要齐聚一堂,一个都不能少。我的叔叔远在北京生活,但清明节是一定要回来的。他说,清明不回来祭祖,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我们家族通过祭祖仪式推崇孝道,传承家风,大家庭的风尚得以代代传承。

每年清明,亲戚们都回来了,父亲作为家中的长子,便开始一年一度的“往事大回顾”。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父亲讲起曾经的苦难岁月总是嗟叹感慨的口吻。叔叔、婶婶、姑姑、哥哥、姐姐、堂弟、堂妹,大家都坐得端端正正听父亲讲,就像听老师讲课一样,非常专注。

父亲总是讲到祖父辗转漂泊的生活。我们的老家本来在天津,艰难岁月里,祖父不得不踏上漂泊之旅。几番辗转,后来在本地定居。我们的小村庄,只有我们一户姓王的。祖父落户到这里,不仅没有被当地人欺生,反而大家对他的评价极高。都说人无完人,任何人都做不到让所有人满意,但村庄里几乎找不出一个说祖父不好的人。祖父勤劳能干,待人诚恳,与人为善,在大家心中有很高的威信。

我家没有正式的家训,但我小时候听父亲说得最多的话是,人心换人心。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会对你好。父亲和叔叔秉承着这样的家风,传递着祖父坚守的为人处世原则。我们家族在村里站住脚之后,也树立了不错的形象。父亲在村里比较有威望,多年一直被大家推选为村干部,为村里做了不少实事。叔叔参军后,一直努力上进,后来做到师级干部,是我们家族最有成绩的一个。到了我们这一代,依旧继承了家族良好的家风。诚恳待人,与人为善,我也是这样做的。因为我懂得,良好的家风不仅会树立家族形象,最重要的是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工作多年,与同事、领导关系融洽,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事业发展比较顺利,这让我很有成就感。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甚至左右着我们的人生方向。

父亲讲完先祖的历史,就带领着一家人去祭祖。墓地在村东头,清明风暖,我们踏着陌上青草来到墓前,神色庄重。我们心中满怀对先祖的敬意,摆供品、敬酒,都非常郑重,通过这些把对先祖的敬意表达出来。仪式完毕,父亲还要向先祖汇报一下大家一年里的新成绩,谁升职了,谁考上了大学,谁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父亲是在告诉先祖,后辈们都在努力生活,认认真真把日子过好;父亲也是在告诉我们,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出个样子来,就是对先祖最好的告慰。

清明祭祖,也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他们跟随大人一起祭祖,心中种下了“孝”的种子,也悄悄把家风牢记在心。

四月万物生,清明传家风。在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都应该传承优良家风,把美好的德行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2022-03-28 王国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182.html 1 清明传家风 22,18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