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面对面”服务群众丢不得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8日   第 07 版)

乐兵

数字化时代,各地普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应用,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不见面审批”“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新治理方式提高了效率、便捷了群众。但有媒体调查发现,在个别地方,有的基层干部以“网上办”代替“下基层”,与群众的距离反倒变远了。这不仅与运用信息化办公技术的初衷相违背,还可能导致治理温度缺乏,滋生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信息技术的发达,数字政府的建设,虽然能让服务群众更顺畅、更高效,但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各有特点,靠“键对键”交流、指挥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时候,更需要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才能看到真情况,听到真问题,真正了解了群众的冷暖安危、清楚了群众的所期所盼,也才能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绝不能用了上“键对键”,就丢掉了“面对面”好传统。

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与密切联系群众之间,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之所以出现“不见面治理”,有问题的可能不是新手段、新应用本身,而是少数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良心态:有互联网依赖症的懒政思维,有些干部觉得下基层麻烦,联系群众总是“一微了事”;有群众工作弱的能力问题,做群众工作时经常“两手一摊”,碰到基层难题“两眼一黑”,只好在办公室想办法;还有对群众没有“真感情”,把群众看作是开展工作的手段,而不是服务的对象,对群众的事能拖则拖,能躲就躲……把信息化手段当成脱离基层、脱离群众的借口。这种少见面甚至不见面的沟通交流,反映出极少数基层干部没有真正地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解难题谋实事,距离不会产生美,在心贴心的沟通上多下功夫,在点对点的服务上多花力气,切实将“群里吼”变成“实地走”,设身处地了解群众之疾苦,倾听他们的现实需求,决策会更贴近群众,办事会少脱离实际,工作会少走弯路,才能始终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点赞好评。

2022-03-28 乐兵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184.html 1 “面对面”服务群众丢不得 22,18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