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周刊

普洱茶的烟火味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8日   第 10 版)

常荣军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中国传统文化根深叶茂、博大精深。如细分中国传统文化之类别,委实不少。仅就“民以食为天”一类看,就有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以及茶与禅相融的茶禅文化,等等。

茶在中国的种植、制作、饮用,能追溯几千年,可谓产地众多、品类众多、饮者众多。当家度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居末位,却是不可或缺的。茶字,从草、从人、从木。所以有人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为大众之饮、国之饮,但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年代,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年代,与朋友相聚品茗,或泡一壶茶、读一卷书的时光,似乎成了一种奢求。

普洱茶作为中国茶中的一种,据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工艺性特点。普洱茶本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家居之物,但在前些时候,却经历了炒作至超出本质、不可想象、鱼龙混杂的滥觞地步。狂热一阵后,从云端断崖式地跌落,较为理性地回归了本源,回归了普洱茶本身的烟火味。

普洱茶因集散地、互市地而得名,这样的名称显然无法展现其本来意义。实际上,普洱茶茶树分为野生和种植的大叶茶树种两种,具有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树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紧压茶的特性,有生茶、熟茶之分。

唐代文学家元慎《一字至七字诗·茶》言: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一首宝塔诗,道透了茶性、茶趣、茶妙。不仅令人莞尔,更有助于细细体会茶之三味。茶,既可雅,亦能俗,全赖置于何用。如仅是解渴之用,何尝不可。非要遵循所谓的繁文缛节,上升为“道”,于常人而言,似也大可不必。但爱茶、懂茶,则不失为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反复感悟元慎的诗及鲁迅先生的话,深感茶之苦涩,犹如人生;茶之甘醇,一如人生。甘苦交加,人生如茶。

一般来说,当年和四年之内的茶,为生普洱茶,五年以上的发酵茶,为熟普洱茶。而熟普洱茶中,又有自然发酵与人工催热发酵之分。普洱茶有以陈为贵、越陈越贵、越陈越香之说,讲究“几年陈”。普洱茶的形成过程,与人生由青涩走向成熟,似无二致。

也正因为如此,个人喜好,在各类茶中,有烟火味的普洱茶为佳;生普洱与熟普洱,以熟普洱为佳;人工发酵普洱与自然发酵普洱,以自然发酵者为佳。因而,

——与朋友相聚时,无茶不欢,我愿选普洱茶,因为普洱茶本身就是历史名茶,有历史感。朋友在一起,不必拘礼,删繁就简,自泡、自斟,随意而饮的普洱茶,以茶当酒,最为相宜。

“惟有山茶偏耐久”。普洱茶不仅耐泡经喝,而且从开泡到收杯,从冷到热,从浓到淡,从沉到浮,无不是述说着历史的故事和生命的历程,无不契合着朋友之间谈天说地、纵横古今的语速与思绪。初饮之粗老、苦涩,犹如生命之历程;再饮之醇香、回甘,犹如生活之美满,事业之有成;再饮之清雅、平和,幽香不绝如缕,犹如朋友之间,“谈笑无还期”,澹然无求,清明如水。如元好问在《茗饮》中所言:“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茶与人合一,茶与情交融,岂不快哉!

——与爱茶者、懂茶者相聚时,无茶不谈,我愿选普洱茶,因为普洱茶内涵丰富,有层次感,足以慢慢品鉴。普洱茶是“活性”的,它的内涵、层次,体现在它自身历史久远,制作后妥善放置,越陈越有味道,越陈越有韵致;体现在它汤色的变幻,由暗红、深红、葡萄酒红、琥珀色,再到淡淡的玫瑰红,漫长的变化,返璞归真,次第而来,令人赏心悦目;体现在它给味蕾感受的层次,一杯在手,初入口时的气,含于口中时的香,徐徐咽下时的清爽,感受各不相同;体现在它的一茶一味、一杯一味,不同心境下的不同味,每一杯茶都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茶互动;体现在它不同茶山、不同拼配工艺、不同年代而产生的妙不可言的奇特禀赋;体现在观叶底时,茶叶独有的外形条索、色泽变化。

以茶为媒。饮茶过程中的观形、察色、品味,不正是爱茶者、懂茶者的谈资,品鉴、交流、切磋的机会嘛!“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斗斗茶,也未尝不可。

——一册在手,无论何时,即便夜静更阑,无茶难以深读,我愿选普洱茶,因为普洱茶有澄怀净心感。在清宁闲适、冲淡平和的心境下,左茶右书,与古人今人神交,在天地之间遨游。一时间,茶与书的滋味、趣味,知与不知的况味,茶的热腾,书的冷峻,交融升华,茶中有书,书中有茶,茶喝得更深,书读得更透。真是,茶中、书中自有“小神仙”。

一口茶,一段文字;一壶茶,一本书。茶入口,放松、放下;书在手,读厚、读薄。茶味在口中,书味在心中。茶与心的应和,物与我的交融,佐证了《神农食经》中的一句话:“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有力者,久读而不累;悦志者,读之所得,养身、养心、养性、养智。

有道是,茶在手中是风景,茶在口中是人生。普洱茶的烟火味,在日常家居的生活中,在它氤氲缥缈的茶气、茶香中,在它助你体悟人生的过程中。“相期以茶”,“吃茶去”!

(作者系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2022-03-28 常荣军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199.html 1 普洱茶的烟火味 22,19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