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训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成果,不少领域已经由“跟跑”向“并跑”和“领跑”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还应该看到,在科学普及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为此我们也曾付出过沉重代价。以地球科学为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有一个时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忧。生态环境恶化除了与我们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外,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也不无关系。
发达国家无不重视地球科学教育,不仅在中、小学设置了类似于《自然》之类的课程,更是将地球科学与数、理、化一样,作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在我们的近邻日本,几乎每个高等学校都开设地球科学课程,在综合性大学,除了侧重于科学研究和地学专门人才培养的地质系外,还有一个面向大学全体低年级学生进行地球科学教学的基础课部。日本地球科学普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顶尖级科学家将普及地学知识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日本国民普遍具有比较丰富的地球科学知识,甚至家庭妇女都能识别出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古生物化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普工作受到空前的重视,形势喜人。还应该看到,中国的科学普及水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与社会的科学普及资源几乎完全脱节,缺乏相互衔接的内生动力,无法做到资源充分共享。让高等学校的高科技人力资源的科学普及效果尽可能地释放出来,一个重要的措施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完善政策机制,激发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学家和社会团体及大众的科学普及动力,达到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与共享。具体建议如下:
将科学普及作为高等学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考核的硬指标,作为国家重大项目行业重大项目甚至国家重点实验室考核的硬指标,让做好科普工作成为科学家追求进步的内生要求,引导科普资源自觉走出校门开展科普工作。同时对各级政府、中小学、街道和社区也应有配套的科普教育考核要求,让社会资源主动寻求与高校资源合作,形成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良性互动的机制。
将科学普及作为社会上专业的科普场馆考核的硬指标,发挥社会专业科普场馆科普主战场作用。高校在科普方面具有明显的人才优势,但高校内部的科普活动存在受众面窄、内容固化,传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社会上专业的科普场馆具备平台优势和规模效应。社会专业科普场馆可以与高校深度融合开展科学教育,形成合力,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和整合。
尊重和重视科普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即将科普工作作为科学家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又将科普工作成果作为科学家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与科学家职称评审、职级晋升、工资收入等挂钩,激发科学家从事科学普及的内生动力。
针对国内大多数高校学科链较短、专业特色较强的特征,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不同专业类型的高校相互交叉开展科普活动。
鼓励顶尖级科学家做科普工作,提高科学普及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在地球科学界,李四光院士为毛泽东同志编写的《天文地质古生物》和傅承义院士的《地球十讲》影响极为深远。鼓励科学家更新科普教育方法和手段,利用新媒体、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科普教育方式,提高科普教育的互动体验,让受众真正地做到在学习中感知、在实践中领悟,不断激发手中对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中国的科普事业任重道远,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