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华夏周末

在声音的世界里讲好中国故事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02日   第 05 版)

▲王苏

▲王苏(右)与盲人学生在讲座现场

▲王苏在上海戏剧学院授课

王苏(口述) 本报记者 张丽(采访整理)

■编者按:

在她的声音里,一篇篇经典文字立体展现,一部部优秀影视剧作品灵动绽放。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讲台上,她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文艺人才,投身于推动文艺事业发展繁荣中,在新时代作出卓越贡献。在委员履职的岗位上,她深入调查、积极建言,提交了一件件反映文艺界声音的提案。她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配音演员王苏。本期纪事栏目邀请王苏委员,请她结合艺术研究创作与履职工作,讲述如何在声音的世界里讲好中国的故事。

喜欢上声音艺术,与我从小的耳濡目染有关。我的母亲是一名电台播音员,我从小便经常跟着母亲去电台,在那里,逐渐发现声音的奥妙,感受到声音的魅力。当我在1982年考上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后,更是尽情地在艺术的丛林中汲取营养,对台词课尤为偏爱,也尤为用力用心。

还记得,我在大学一年级时,随北京朗诵艺术团到民族文化宫参加诗歌朗诵会。我和我的老师是第一个搭档朗诵,朗诵的篇目是《生命的脉搏》,歌颂张海迪的。朗诵结束,在得到观众掌声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同台老师们的认可与鼓励,让我对朗诵更加有信心,让我在朗诵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后来,我跟随殷之光、曹灿、张家声等老师,进行了多场巡回演出,从实践与学习中不断锤炼与提升朗诵技能。有付出就有收获。大学毕业后,我收到上海戏剧学院魏淑贤等老师的邀约,从此扎根上海,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的一名台词教师,将自己与声音艺术紧密相连在一起。

时光如白驹过隙,而今我已经在上海戏剧学院待了36年。都说学无止境,在台词的教学中,我边学边教,跟着前辈学,跟着学生学,跟着时代学,跟着生活学。如今,看着自己的学生们,日渐活跃在文艺领域的各个角落,有的在荧屏上,有的在舞台上,有的在讲台上,充实而感动。

教学期间,我曾经带过几届少数民族班,至今都令人难忘。因为,他曾经是我的挑战,如今是我的骄傲。

犹记得那时,每年我们都会走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去招收一些演员基本素质很好的苗子,但大多不会说汉语。如何让这些孩子短时间内学会汉语,成为那段时期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摸索,逐渐掌握了快速学会说汉语的技巧。于是,这些少数民族孩子们一到学校,我就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使用汉语普通话思维,不管是想的,还是说的,都是普通话。不会汉语,那就从基本功做起,练习汉语四声调,学习汉语拼音,每天字正腔圆地跟读《新闻联播》……日复一日地坚持,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汉语基本功。

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中文的力与美,学会如何更好地掌握声音和语言技能,如何通过声音传递情感,更好地塑造角色。而今,这些孩子都已经成长起来,在少数民族的艺术舞台上,演绎创作出一部部精彩作品,绽放着独属于他们的风采与光芒。

朗诵,目前已经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如何把不同体裁、风格的作品,“声入人心”地打动听众和观众,是值得认真探索的,也是我一辈子研究的方向。我希望能把这件事做好,希望更多人通过朗诵能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于是,我和我的团队,近年来专门创作了《学会用声音和语言绘画》的专题讲座,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院团、走进机关,走到朗诵爱好者身边,以诵读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带领大家发现语言之美丽、传递感动之力量、净化浮躁的心灵、塑造高尚的人格。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也可以声中有诗画,诗画中有声。朗诵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就如同描绘一幅画,通过音量的大小、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将纸上的文字立体起来,让文字穿上不同的衣服、涂上不同的颜色,变得灵动鲜活,富有生命力。如此,才能将观众吸引进声音与语言的世界中,与朗诵者一同呼吸、经历、感受、思索、创作、成长。

2010年,我成立了品读工作室。缘起是,当时上海戏剧学院想要为全校党员学生上一堂党课,学校党委问我有没有好的建议。我提议,可以用朗诵的方式,让学生首先学会感恩,感恩亲情、爱情、友情,再感恩社会、感恩党、感恩祖国。我的建议被采纳,于是,让我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品位温暖,阅读人生》,先为他们讲解一些朗诵技巧,然后为他们朗诵了十几篇小文章。等朗诵结束后,学生们依然沉浸在朗诵的世界里,久久不愿离开。后来听学生家长说,一些很少与父母联系的学生,开始主动定期给父母发微信、打电话问候,传递着久违的爱与温暖。于是,每年为新生上一堂朗诵课,成为学校的既定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既传递了专业知识,又开展了润物无声的教育。也是从那时起,品读工作室成立,让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朗诵从小教室走向了大课堂,从学校走向了社会,让快节奏忙碌的人们,在精神的世界里滋养心灵。

成立品读工作室后,我和学生们曾经排演过三场大型朗诵活动,分别是关于抗战家书、红色家书和烈士家书的。确定好朗诵主题后,我让他们自己寻找家书素材,然后请他们讲述家书的故事,让寻找的过程成为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而排练,又是一种加深教育的过程。记得在一次排练中,有位年轻老师朗诵赵一曼临终家书时,迟迟找不到感觉,于是我建议她认真查找家书写作前后的故事,包括赵一曼被捕后的情景。等到第二天,这位年轻老师恰到好处地将家书所传达的情感表达了出来。后来,这位女老师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和平,那么多年轻的生命就那样壮烈牺牲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呀。如果祖国有难,我也愿意挺身而出。在朗诵演出中,大家在后台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静默,以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怀着敬畏之心,用朗诵的方式,讲述那热血沸腾的故事。每场演出结束后,我们都收到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在他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我感受到用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魅力。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在国内,还要在国际上。记得我在意大利访学期间,经常会与佛罗伦萨的一些专家进行交流,发现他们对梁思成、林徽因非常熟悉,非常喜欢两人有关建筑学方面的著作。于是,我给他们阅读了林徽因的诗,他们感受到,中国的建筑家不仅专业能力强,而且文学素养高。我还为他们朗诵了但丁的中文版诗歌,他们听完告诉我,这是他们听到的最美的但丁诗歌版本。他们觉得,聆听中文的语言和声音,是一种享受。

是啊,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在于故事本身,还在于讲述故事的载体——声音与语言。美的语言,也会带来美的享受。

让更多人享受中国语言之美,在声音的世界里讲好中国故事,我会一直探索、思考与实践。这是深入到我的骨髓中的事。就像现在,我每周都会寻找一首新诗来录音、朗诵,朗诵一遍不满意,那就再来一遍,直到比较满意为止。朗诵于我,不仅是工作与职业,还是兴趣与事业。都说艺无止境,声音艺术也像一座大宝藏,它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与机会。

而委员的履职工作,则让我更多了责任感与使命感。我经常会问自己,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言献策?我从专业角度,去寻找、调查大家关心的问题,比如关于贫困山区美育教育;从民生方面,去关注身边百姓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的生活,比如关注残疾人残健融合。为相关部门提供可参考的建言。我希望,党的温暖之光,能够洒落在祖国各个角落;我希望,中文之美,能够分享给更多人。

2022-04-02 王苏 张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511.html 1 在声音的世界里讲好中国故事 22,51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