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春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判断,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国梦的实现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科技创新人才。人才需求的变化必将带来人才培养方向与培养模式的变化。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科普走进生活”读书群自开展以来受到委员们的积极参与,近期在举行的线下交流活动中,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来自社会各界代表围绕“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期特摘编部分发言。
——编者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事业。就其本质而言,当一个专业人士对非专业的人讲解介绍本人专业的相关知识、科研成果及其最新进展时,他就是在做科普工作。从这个意义来说,生活中处处时时有科普,科普活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每个专业人员都可以是科普工作者,而每个人都是科普的对象。科普所普及的应该是确定性的知识,而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很多是非确定性的、碎片化的,这就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衔接整合机制,把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在这方面,博物馆可以大有作为。下面我谈三点看法:
利用好博物馆的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社会教育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四大功能之一,科技教育本身就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机构,但它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着非常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大致说来,博物馆的科技教育资源至少有三类:第一类是科技类文物,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实证中国古代进行过开颅手术的人头骨、十进位制的九九乘数表,以及现代科技发展中所使用的实验仪器、神舟五号回收降落伞、中国人自己从月球取得的第一份月壤等。第二类是蕴含着丰富科技价值的各类文物,比如任何文物都包含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其中的科技价值既体现在文物本身的材质上,也体现在设计和制作工艺上,还体现在它的图案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变迁上,这都需要认真挖掘鉴赏。第三类是博物馆学术研究所呈现的科技教育资源,比如文物修复中的各种测试仪器用品、科技考古实验设备、博物馆运维中的装备设施,以及文物三维数据采集装置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所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是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而且这里的知识都是生活中的知识。真诚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学校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博物馆的科技教育资源,让这些校外资源和校内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作用。事实上,当前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正以其鲜活多彩的呈现形式、老少皆宜的内容设计和润物无声的教化效果赢得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追捧和参与,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通过科技手段赋能文物资源的方式,让社会公众在欣赏展览产品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物背后的科技价值和科学内涵,彰显出其他公共文化机构无法比拟的特色和优势,成为众多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博物馆科学文化产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好的教育效果。博物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是展览,最核心的竞争力是策展能力。博物馆推动出科学文化产品,既可以通过文物本体展示文物之美,也可以通过文物展览讲述科技发展的故事,还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让观众把文物蕴含的科技知识带回家。比如,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反映载人航天成就、核聚变原理展示装置、最近科技进展的展品前面往往挤满了观众,说明大家对科技发展非常感兴趣,也渴望做直观而深入的了解。目前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科技的力量”专题展览实际是一部完整的中国科技通史类展览,用数百件科技实物既讲中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也讲近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引入中国以来我们的奋起直追和伟大复兴,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今科技发展史和最新科技成果;“‘两弹一星’精神展”则以图片、实物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阐释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许多单位专门组织前来参观,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国家博物馆三层平台公共空间东区摆放的“新中国首座大型低速回流风洞”,则是钱学森、周培源等老一代科学家设计建造的新中国第一座、也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唯一一座可以用来进行飞行器测试实验的大型风洞,整体是木质结构,连用来进行试验的飞机、导弹模型都是木质的,既说明了新中国科技起步时期的基础之弱,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们今天科技发展的进步之大,看后令人感慨万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又充分运用线上平台和云端展示手段,推出了一系列“好展”“好课”“好文物”,举办了“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云展览,使网络成为博物馆发挥功能的重要渠道,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变革正逐渐改变博物馆的叙事语境,社会观众可以全方位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史作为人类智力施之于自然的互动演进过程,是科学技术普及的最重要切入点,因为这其中充满着各种各样引人入胜的科技故事,而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展示讲解这种故事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
科学与文化结合是大势所趋,需要社会各方大力支持。自从现代科学产生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就是把科学技术和文化严格区别开来,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文化是文化,似乎两者完全不相干似的。实际上,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既包括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也包括社会规范、话语体系和兴趣偏好,科学与文化两者不但不可能分离,而且应该在最大程度上融为一体,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我曾经提过这样一个观点,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以计算力为核心的科技硬实力与以审美力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有机融合起来。现在各地博物馆大力开展馆校合作,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推进博物馆进校园行动,主要目的就是把博物馆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艺术与科技教育资源融合起来,把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与校内正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合适的成长阶段获得相应的多方面的知识补充,不至于因为过分偏科而在自身知识体系构成中出现短板弱项,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全面发展,成就一个健全人生。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其文化呈现形式是立体化多层次长时段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都有相应的研学对象和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下,促进博物馆课程与科学课程的密切衔接,充分发挥博物馆藏品资源和展览优势,配合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需求,努力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坚决克服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相互割裂的现象,切实解决部分博物馆公共文化产品重古代、轻当代,重器物、轻内涵,重展示、轻阐释,重美学、轻科学的倾向,尊重学生研学意愿和兴趣偏好,针对不同阶段青少年的需求,建立健全学校和博物馆之间的科学对接和长效合作机制,避免“水过地皮湿”的馆校合作,努力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真正使博物馆成为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