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向平
我想特别谈谈乡村的中小学科学教育状况。目前实施的“双减”似乎并不适用于乡村的中小学,那里压根就没有课外培训班。但是,借着“双减”的东风,正是我们补齐乡村中小学长期缺少科学教育这个短板的好时机。
我每年都到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小学作科普讲座和孩子们交流,过去两年间就深入到革命老区延安一所仅有27名学生的小学、玉龙雪山脚下全校共83名纳西族小朋友的太安完小、泸沽湖畔摩梭人的落水希望小学、湘江战役渡口的瑶族小学、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小学,等等。我多次被孩子们的朴实和纯真感动,不管孩子们身处何地,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对神秘宇宙的好奇,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都是一样的。跨越千里,不同的衣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当他们听完同样的科普讲座,都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提出近乎相同的科学问题,所有的孩子们都怀揣同一个梦想。
在“双减”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中小学真正缺的是什么?不再是教室和课桌,不再是电脑和教具,不再是我们捐赠的图书,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老师:素质、水平和视野都合格的科技老师。
现在中小学都开设了科学课程,这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和培养的基本保障与必要措施。然而,能够承担科学课程教育的专业老师却极其匮乏,具有科学教育专业学历的老师不足10%,大部分中小学是由数理化等课程的老师讲授科学课程,甚至存在语文老师上科学课的现象。更多的学校还停留在科学课程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的层面,不理解更不讲授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科学教育的完备体系。很多老师误认为科学教育就是数理化等学科教育,一些老师把科学教育等同为科普。所以,目前的这种被动局面还根本谈不上科学教育对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
我们一方面需要扩大高等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但这个过程相对漫长;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启动中小学科技老师培训计划,让现有的老师迅速具备科学课程授课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并且重点培训应该向广大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倾斜。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走一次乡村,仅能使一少部分孩子受益,而中小学的科学老师天天面对学生,才是长期和稳定的科学教育人才资源。
由我领导的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长期服务于全国的校内外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是校内外科技老师的家园。今年已经把工作的重点定位在了助力“双减”科普行动上。在中国科协领导下,我们很快将完成《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指南》,并继续向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开通专业认证通道。过去4年间,18个省市的6600多名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通过了认证。今年,我们还将开展“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活动”,在宁夏海原县,河南范县,陕西子洲县、旬阳县、周至县等3省5县遴选8所乡村中小学,建设“科创筑梦”乡村服务站样本间,发动1000家以上的青少年科普基地,组织5000场科普报告,培训4万名以上的乡村科技老师。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乡村的孩子也能从“双减”中受益,在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和培养青少年好奇心的征途上,我们的考核指标是:一个也不能少。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