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态周刊

全国政协委员白重恩:

改革碳排放配额初始发放方式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07日   第 05 版)

白重恩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拉闸限电”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方式其实成本很高。”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认为,为实现减排目标,可以通过改革碳排放配额初始发放方式引导企业减排。

据白重恩调研了解,有的企业因拉闸限电,生产线停一次需要长达3天的重新调试才能恢复生产。如果这些企业的产品是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它们所受到的影响会传导到很多其他企业,造成的损失更大。

白重恩认为,现在要在管理上“做文章”,利用价格机制,引导减排成本低的主体承担主要减排任务,从而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总成本。

据介绍,目前使用的减排价格机制主要是碳排放权交易。

2021年7月16日,我国从电力部门开始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照目前的交易规则:每年相关政府部门先将碳排放配额免费分配给电力企业。如果电力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了排放配额,就需要在市场上购买;反之,如果发电企业通过使用新能源等手段减少了排放,就可以出售节省的配额。

但白重恩发现,在实际运行中,配额初始发放方法存在弊端——“如果电价不变,电力使用端需求不会减少,而供应受到排放配额的约束,就会减少生产,导致供不应求,不得不拉闸限电;但如果提升电价,一方面,居民和使用者成本会提高,产生抵触,另一方面,由于本身是免费配额,供应方获得更大收益,当利益分配不合理时,会增加电价改革的阻力。”

在这种背景下,白重恩建议,应该将初始配额从免费发放给电力企业,改为免费发放给终端用户,特别是居民,而电力企业通过在碳排放权市场上收购配额来满足其需求。

他解释说,这样做首先对电力企业仍然有激励作用,因为减排可以减少购买配额的支出;其次,电力企业更加全面地承担了排放成本,而在使用端形成节能减排的动力;第三,电力消费者为电力付出的更高成本可以通过出售排放权的收益来对冲,降低对电价调整的抵触;第四,低收入者通常用电较少,其出售配额的收益反而有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

不过,白重恩指出,这种新的方式需要有交易成本低的排放权交易市场来支撑。他提出,可以通过推出排放配额发放和交易的App来实现。

同时,新的安排也需要相应的电价改革。比如,当电力企业收购不足其所需求的配额时,可以通过对超配额排放征收碳税来保障电力供应,还可以在经济结构波动时进行碳排放的跨年度调节。当能源使用强度较大的产业增长较快时,可以允许排放量稍大,但要对超配额排放征收碳税。未来年份经济结构恢复正常后,排放量再回到预设的计划值。

此外,白重恩提出,这种机制在排放权市场扩大后可以推广到所有排放权市场覆盖的部门,保持机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022-04-07 全国政协委员白重恩: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625.html 1 改革碳排放配额初始发放方式 22,62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