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臂膀,却成了书法家,依靠双脚完成了很多健全人都无法完成的事情。对自己,吝啬得连20元的盒饭都不舍得吃;对公益,他却经常一掷千金。
有着南通市人大代表、如皋市星光残疾人艺术团团长、爱心助残基金创始人、“中国好人”等多重身份的“无臂硬汉”石晓华,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已累计捐款逾300万元。
现年46岁的石晓华,出生于江苏如皋长江镇一户农民家庭,6岁那年被一场意外夺走了双臂。“当时生活中最简单的穿衣、吃饭都要依靠别人帮助,有时甚至连走路都容易摔跤。”对石晓华来说,长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
“身体上的任何缺陷,都不代表困难,我的人生格言就是永不放弃。”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困难和父母担忧的眼神,在经历绝望的挣扎后,石晓华重拾生活的勇气,在父亲的帮助下练习刷牙、洗脸、穿衣、吃饭、写字……常人用手完成的事,他都要学着用嘴、用脚去做。
为了让石晓华拥有一技之长,将来能够养活自己,在他17岁那年,父亲托人找到书法家沈正,让石晓华开始学习书法。
“那段时间,老师除了教我写字,还教我做人,自己感觉非常充实。”石晓华坦言,由于长期用嘴含着笔写字,他的上下门牙都变了形。但在一天天的坚持和努力下,书法技艺进步很快。
困难,不但没有将石晓华击垮,反而催促他更强大地掌握各项生活技能,和健全人一样站上每一个人生舞台,展示才华,获得社会的尊重。
一个偶然的机会,文化馆有位老师了解到石晓华的事迹,专门写了一个以“口书”歌颂残疾人的小品请他“真人真演”。没想到,这个名为《求》的小品代表南通市参加江苏省残疾人文艺汇演,喜获一等奖。紧接着,石晓华又代表江苏省残疾人群体,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小品《求》摘得金奖。
从此,石晓华把口书和演出艺术视为生命的全部,用坚强换来了另一片晴空:2009年,他主演的小品《飞翔的维纳斯》获得全国戏曲大赛金奖;2012年,小品《地铁里的太阳》获得江苏省第八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一等奖……
深知没有别人的帮助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抱有感恩之心的石晓华一直想回馈社会。2008年,从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后的景象,石晓华开始琢磨如何帮助当地受灾群众。他牵头组织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残疾人演员,到贵州等地巡回义演,募集善款、物资近50万元;不顾余震危险,到汶川慰问灾后困难群众,为他们表演节目、捐赠爱心款,鼓励灾区群众重建家园。
打开演艺的“大门”后,石晓华牵头组建成立如皋市星光残疾人艺术团,帮助更多残疾人自强自立,他们排演节目在全国各地演出,收入盈余用于资助山区希望小学、困境儿童及残疾人学生。每当看到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石晓华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即使折翼,也能飞翔。2014年,石晓华与来自云南、安徽、重庆、江苏、浙江等地失去双臂的6位残疾书画家成立“无臂七子公益书画联盟”,常常义卖自己的书画作品,所得善款均用于公益事业。
在《无臂汉子》新书首发式上,石晓华与如皋市慈善基金会达成协议,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爱心基金,用于帮助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水平。爱心基金成立以来,石晓华通过捐赠售书款等方式,先后为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学生捐助现金、物资20余万元。近日,他再次为该基金捐款5000元。
“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不管命运怎样安排,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石晓华说。如今的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着身边的人尊老爱幼、传承孝道、和谐互助,未来他更希望能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个残疾人的心灵。
(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