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周刊

时间的魔法

——读尤佳的组诗《时间是有形状的》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25日   第 12 版)

崖丽娟

即便你不认识诗人尤佳,但是当你认真读完了他的这组诗《时间是有形状的》,你会变得谨慎、甚至严肃起来,因为你马上意识到所面对的这位诗人,一定是对时间非常敏感的人。他珍惜从自己生命里流逝过的一分一秒,用心记录下这一切。或许对于诗人尤佳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如他在《相信时间是有形状的》一诗里写道:“没有人相信时间是有形状的/除了我/我已明显感觉到时间/因为麻雀的斜飞而改变了方向/时间的形状,是曲线/像我的血管,是不规则的包块/像我肝脏上的肿瘤”。诗人懂得时间的宝贵,也知道在诗中怎么歌咏时间赋予生命的价值,宁静、淡泊而悠远。

在诗人眼中时间是什么?是生命的河流,在时间的承诺中,一切悄然消失,不留痕迹;一切又依然存在,永不消逝。诗人这样描述:“凤凰山遥望着缓缓流淌的琼江/我瘦小的影子,深深地印在/清澈的河底,柔波中的水草/抚摸着我稚嫩的脸庞”。在时间无声无息地流逝中,不着痕迹最终又证明了它的在场。这就是为什么时间是诗人笔下的重要主题,如同爱情一样永恒。对生活的追忆、对生命的审视、对爱情的憧憬、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都是时间维度的内蕴体味与感知。诗人尤佳的职业是一位医生,有着职业素养的缜密心思,但他更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有着诗人对于生活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感悟,他直接从感觉入手,直击心灵,引人遐想。在其笔下,时间是有魔法的:“一百年后的我,现在/就站在11层楼的窗前。时间的/指针,就是此刻手表上的指针/它分割着每一位被时间/奴役的人的生命”。

中国传统观念中,“时”的含义是根据自然节气和农耕经验来表达的,它与顺从自然、遵循时序的观念密切相关。诗人对时间的体验往往与生命内在的感受相关,中外概莫能外,每个人身处时间之中却无法看到时间的流逝,它无声无息带走很多东西,但是我们同样知道,在时间河流里我们并非一无所获。诗人尤佳的感受如此精准而贴切:“今天这个《时间》/跟宇宙没有关系/而且,它很可能是没有形状的/也许,它的形状/太过复杂,让我们无法辨认/比如说,乌云移动的轨迹/影子由明至暗,再由暗至明/你可能都无法用语言/清晰的表述//一些朋友,用时间衡量/至少是一代人或者更长久的/陈酿,你却闻不到/应该有的醇香”。事象、物象、意象铺垫到位,诗人用平和的语气缓缓陈述,没有忧伤的留恋,也没有过火的煽情,而是用含蓄的情感,富有张力的语言,就把内心的思想和情绪表露无遗。

在《陶片上的时间》这首诗里,诗人以丰沛的内心力量重新构建主客体的关系:“从混沌之始/陶片就在宇宙中/飘飞。革命的烈火/在暗夜里/燃烧它的光,使月亮的/阴影,无处遁形//时间的隧道/无限延长。但我以为/它必将终止于一粒尘埃//等待一场雨,从中秋的/月亮上落下来/看着它,不经意间/就打湿陶片的背面/我只想从陶片的纹路上/读出人世间日常的秩序。”个体的情感在时间河流里起伏摇曳,在尤佳这里,时间并不与生命存在紧张对峙的关系,而是诚意地感恩时光对于生命的赐予:时间可以直接现身亦可间接登场。这种根植于深思的感悟发自纯净的心灵,有一种特别令人动容的东西。无疑,诗人对于时间辩证的认识也向读者传递珍惜当下、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劝诫。

尤佳的诗里的自然风物、草木枯荣都在时间的流转中布满浓稠的诗意,有声有色、可感可知,且看《盛夏的宁静》诗人如何捕捉光阴的片羽:“知了的呐喊,从清晨/破碎的宁静开始,一阵紧似一阵/感觉不到它们有过疲惫的时候//闷热的气浪,翻卷着纠结的/云朵,与突然而至的雨水/有着扯不清的关系。我观察树叶/裸露的表情,颤抖或者摆动/都不能给与确切的表达//唯有知了的呐喊/将持续到深夜寂寥的天空。”如此细致的观察,是诗人把生命化的时间渐变进程投射于鲜活的日常,把时间化为可感之物,由此感受事物,感喟人生。

众所周知,时间来无影,去无踪。时间孕育生长变化,万物万事附着于之间。时间的魔法背后是遗忘的大幕,正因为诗人用细腻深情的笔端记录下我们时代的这一切:既有韵律飞扬的波伏,也有诗意盎然的恒香,还有明媚闪亮的发光点,否则我们的生命就成永恒的黑暗了。感谢诗人尤佳精心为我们调配的时间佳酿。

(作者系上海市文史馆《世纪》杂志副主编)

2022-04-25 崖丽娟 ——读尤佳的组诗《时间是有形状的》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644.html 1 时间的魔法 23,64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