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 小贴士

健身的几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5月13日   第 10 版)

本报记者 徐金玉

健身有利于身心健康,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健身意识,缺乏科学指导,则有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为此,南昌工学院体育学院特聘教授、世界休闲体育协会轮值主席李相如提醒大家,有几大健身“误区”需要注意避免。

第一,只要健身,就能立马有效果。

健身是一个长期过程,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也很难“短平快”地达到既定目标。正确的健身理念,需要从功利性向非功利性发展。实际上,坚持健身两三年后,人们才会发现,身上的很多慢性疾病已经离你而去,人的身体机能会愈发年轻,充满活力。

第二,健身窍门可信赖。

人们在健身时,容易偏听偏信其他人的经验之谈,这是科学健身的“大忌”。例如,人们常在公园中看到倒立者,他们也会分享倒立的好处:改善神经系统、有益身体各大脏器、减肥塑身等。但倒立这类健身方式有相应适宜的人群,人们应谨慎尝试,也一定要避免对颈椎施加过多的压力。再比如,健步走已成为全民健身的热潮之一,有些人甚至一天可以走上几万步。但实际上,健步走在5000步到10000步之间最为适宜。因此,既不要盲目信赖他人的“窍门”和技法,也不要过度、过量地健身,而要根据实际的身体需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掌握规律,合理安排健身方式、强度和时间。

第三,出去走了就是健身。

健身通常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运动频次有要求,要持续健身,每周至少三次,每两天一次;运动时长有要求,每次健身不能小于1小时;运动强度有要求,除了要做准备活动外,如果运动无强度,则很难有健身效果。真正的健身要达到中等强度以上。何为中等强度?可以参照运动时的心率,普通人要比日常状态高20%-30%,年轻人甚至高于50%。因此,一旦将健身作为健康生活之选后,要适当地增强强度、频次,制定有规律的、科学的健身规划。

2022-05-13 徐金玉 ■ 小贴士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4567.html 1 健身的几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24,5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