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委员故事

我的奥林匹克梦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5月17日   第 08 版)

2000年9月27日,李娜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双人十米跳台金牌后,在跳水池旁拍照留念。

作者:李娜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觉得,青春就要志存高远,大胆去追逐梦想。也许前行的道路会布满荆棘,但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梦想终会实现。

2000年9月27日上午,我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双人十米跳台金牌后,兴奋不已。张挺教练告诉我,到跳水池旁拍张照留作纪念吧!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

我出生于一个体育世家,父母曾是我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在我两岁时,父母带我去游泳馆,看着别人都往泳池里跳,我也一下子跳进水里,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入水。

当初我选择跳水,完全缘于我对跳水的喜爱。1992年夏,当我看到13岁的伏明霞,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跳水冠军的时候,我和父母说:“我要练这个项目,我也要拿奥运会冠军。”那时我只有8岁,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明晰。但当时安徽没有成立跳水队,要到千里之外的北京训练。父母虽然不舍,但支持我的选择。当时我下定决心:要练就好好练,一定要出成绩。

1993年,我进入北京队开始跳水生涯。刚来北京那会儿,想家时经常偷偷抹眼泪。我的启蒙教练陈琳看到后,和我父母商量把我接到她家过周末。这样,我在北京就有了第二个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跳水逐渐在世界舞台绽放光芒。这是跳水界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了跳水人的汗水和心血。陈琳教练是中国跳水名将,曾获得1986年世锦赛跳台冠军,也是中国第一位世锦赛跳台冠军。她因手腕受伤与1988年汉城奥运会擦肩而过。所以当她做了教练后,就发誓一定要带出个奥运会冠军。我们师徒二人达成一致目标,向奥运最高领奖台出发。

那段时光非常艰苦。由于不是跳水队正式队员,所以我只能以走训的形式在队内训练。当队伍出去比赛时,我们只能回家住,每天坐四个小时公共汽车往返于家和训练场。这就更加激励着我,当队友们休息时,我在训练;晚上队友们嬉笑打闹时,我也在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1994年进入北京跳水队一线队伍,经过李鹏教练的悉心指导,在刚可以参加全国跳水冠军赛的年龄,第一次比赛就获得第5名,让整个跳水界眼前一亮;1998年国家队再次重组建立时,我顺利进入国家队集训大名单,师从张挺教练。这一年,我获得人生中第一个全国冠军,并获得1998年曼谷亚运会的入场券;1999年又获得人生第一个世界冠军,并在1999年至2000年期间囊括国内外跳台的所有单、双人冠军。此时我知道,离自己的奥运冠军梦,又近了一步。

2000年9月27日,那是一个永远都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悉尼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看台上座无虚席,处处可见五星红旗。当时我信心十足地告诉教练:“今天这么多粉丝给我们加油,金牌肯定拿下!”

当我获得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看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我想,我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没有辜负教练、父母和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我的奥运冠军梦终于实现了!

(作者系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届、十一届海淀区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游泳运动学院副院长)

2022-05-17 李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4809.html 1 我的奥林匹克梦 24,80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