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青年茶人张可:我为什么回乡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5月20日   第 11 版)

本报记者 徐金玉

“我的家乡在陕西汉中,位于秦巴山区的千年古县南郑。近年来,家乡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实现了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在央视播出的《闪亮的名字——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上,汉中市南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张可在全国观众面前,将基层扶贫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

张可是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20名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中的一位,也是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一位。这个“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称号印证了他贡献在基层、倾注在茶上的最美青春。

这个“傻娃”能干啥?

当驻村书记那一年,张可只有29岁,迈上工作岗位才2个月。

“2015年,我从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汉中市首届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进入汉中市南郑区农业农村局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当时,一心想去服务基层,就被组织任命到福成镇佛头山村任第一书记,2016年再次被选派到法镇沙坝村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这一干就是7年。”张可说。

刚到沙坝村时,村民看着眼前这个毛头小伙儿,心里直犯嘀咕。“这么年轻,虽然学历高,能吃苦吗?”“他懂我们地里的事儿吗?能带我们干什么啊?”“大概就是来镀金的吧。”质疑的声音层出不穷。

“说不如做,我就干出一点事情来,于是就默默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认真的走访后,张可在他熟悉的茶领域找到了着力点:沙坝村的地理条件很适合茶树生长,且种茶历史悠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茶。但由于每家种茶不多,且是分散的小作坊生产,茶叶卖不上价。

“按常理,每亩茶园能每年收入3000元,但沙坝村的茶园每年收入却只有900块。”张可立刻针对问题有了对策:流转土地,扩大茶树种植面积,同时引入企业建园区建基地,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规划。他还为此专门绘制了《沙坝村脱贫攻坚作战图》,挂在村委会的墙上,让沙坝村的发展规划一目了然。

他干成了!

没过多久,张可又有新发现—— 沙坝村乃至全区的茶叶采摘都在清明前后3月底到5月,此后茶叶就成了没用的老叶子,久而久之,村民也不愿管理茶园、修剪茶树,到10月份也就不愿意重栽茶苗了。

“茶园空闲时间长达4个月!乡亲们只能收一季春茶,所以种茶这件事反映并不热烈。”张可说,他联想起之前的调研,咸阳的茯茶产量很大,但原料却需要从湖南等地购进,要是这里也能产黑毛茶,在市场上会很有竞争力。

“黑毛茶对茶叶要求不高,老叶子也能用,村里的老人们也能采摘。”但生产黑毛茶这样的想法,在村里从未有过先例。若是生产,谁来收购、去哪儿销售?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

在跟村“两委”商定后,张可开始一家一家找企业洽谈,他跑遍了邻近11家企业,但他们并未被打动。“他们说,我这个‘傻娃儿’,能干啥。但我没有放弃,一次不成,就去两次、三次、四次,每次都耐心地讲解政策和市场情况。终于,我们村儿迎来了第一家企业汉中农茗园茶业公司,建立了黑毛茶产业扶贫示范园。”

紧接着,黑毛茶厂顺利动工、投入运营,之前村民想到不敢想的事,他不仅干了,而且干成了。

“黑毛茶的生产,解决了全村乃至全区近800户茶农夏秋茶资源无法利用的问题,延长采摘期100天,亩均增收1200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60个,每年人均增收2000元。现如今,全村良种茶园面积达到1400亩,实现户均2亩茶。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张可言语间为村里的成绩充满自豪,如今,沙坝村已经形成了土地流转助增收,产业就业促脱贫、茶旅融合富百姓等五大模式,实现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另一门“手艺”

在当地人眼里,张可身上还有一个标签——才子。他曾多次登台当地的茶文化活动,让不少观众为之惊艳:只见他身着汉服,先是展现了作画、题字表演,随即又来到精心布置的茶席间,展示双手泡茶技艺。在现场,陕西绿茶的清香与淡淡的墨香交织,一套行云流水的表演下来,刚好控制在7分钟内。

这番“功夫”,离不开张可的反复摸索和练习,更离不开求学时的积淀。

“说起来,我的求学经历有些波折。”张可说,自己大学学油画,做了两年美术老师后,又报考了云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当时,对农业知识相对匮乏的我,一度以为自己的专业——园艺,是和园林设计相关。直到报到后,才知道,园艺是指茶树等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繁育技术和生产经营方法。”

就这样,他误打误撞地“邂逅”了茶,并因为自己的艺术积累,得到了学校导师、云南农业大学教授邵宛芳的青睐。“邵老师尤其注重对我茶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在大学期间,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茶学知识,而且扎扎实实地上了一堂文化大课。”张可说。

也正因如此,回到家乡后,他将品牌宣传与文化价值融合,助力当地茶企找准定位、加强了品牌建设的产品,在各界茶叶评比中屡获金奖,并成功得到了市场欢迎。

心中的答案

驻村的这些年,张可不仅在精神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信赖,也在身体上“收获”了双肾结石和胆结石这份独特的印迹。

“这些‘沉甸甸’的石头,都是一个大夜一个大夜熬出来的。”张可语带幽默地说,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时间,就是没白天没黑夜地忙。每天,不是在村里,就是在为村中事务奔波的路上。

“在沙坝村驻村的6年间,我一共跑了11万公里,如果按照一公里一元钱的比例算,已经跑出了我这辆车的价格。”张可说,因为忙得连轴转,自己常常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哪怕老家和沙坝村相隔车程不过1小时,也很少能抽出空来回家看一眼。

提到这,相较于刚才讲村里时的热情洋溢,张可的语气明显轻了些许。“我爸是残疾人,腿脚不便,家里有啥重活也指不上我,我妈生病住院时,我也没办法照顾她老人家。爱人也很辛苦,既要操持家里,还要带孩子,老大刚4岁,老二刚满月。两个孩子的出生,我都没能在现场见证。”

但即便如此,他心中也没有过“后悔”二字,反而最常念叨的是感恩。“在这样一个岗位,能够得到这么多领导、同事、乡亲们的信任,自己家里的苦与累,嚼一嚼就咽了。”

人们常常问张可,为什么研究生毕业后,没有接受导师的建议,到知名茶企供职,而是选择了回到家乡、扎根基层?

张可说,答案其实很简单,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根在农村。“父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对我的教育始终没有缺席,要懂得感恩,对于农村、农民要充满感情。而且茶学是专业所长,有发挥的空间,我希望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此次来北京参加活动,他更觉得是对家乡最好的宣传。镜头中,他动情地讲述着沙坝村的故事,让这座偏远山村的名字,飘到了全国观众的耳畔。为了这次亮相,有人劝他花几千块钱买套好点儿的西装。他则笑着婉拒:“有这钱,不如用在村里,给乡亲们办点实事。”

如今,受组织委派,张可已到江苏挂职。来到产茶省份江苏,张可对当地茶叶发展和乡村振兴同样充满好奇。“希望这一年,我能不虚度光阴,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用心沉淀,将心得化作新的力量,在未来更有作为。”张可说。

2022-05-20 徐金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021.html 1 青年茶人张可:我为什么回乡 25,02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