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我的骑行之路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6月17日   第 10 版)

作者:李思琦

从大学宿舍到工作室,这大概就是建筑系学生的日常通行距离了。我觉得步行上课无聊且低效,想着提提速。从学校到钟山,这差不多就是平时出游的常规距离,南京公交的豪爽我欣赏不来,打车又不值当,想着能不能轻松愉快地度过这段路。

我的同学都建议我买电动车,一拧把就走,速度快还省力气,但我觉得再怎么方便也不如自行车,毕竟我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多运动,顺便在上课路上省点时间。2021年的清明节,爸妈来南京看我,我爸说:“上大学这么久了得有个代步工具啊,要不买辆车吧。”于是俩人一拍即合,当晚我就拥有了一辆6档变速的通行车。

有了车的我实在兴奋,之前共享单车环玄武湖的经历感受平平,于是我想挑战一下自己,也算是检验检验新车。大二下学期,我在四牌楼校区生活,但是日常有很多事务需要在九龙湖校区处理,从来都是地铁通勤的我有了骑车往返的念头。从四牌楼到九龙湖,地铁三号线要坐15站,要在不见天日的隧道里穿行40分钟。

于是在一个没课的下午,初夏,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有了新车的女大学生,踏上了她第一次“长”距离的骑行。22公里,用了一个小时零两分钟。有一次就有无数次,于是那个夏天,我不知道往返了多少次湖区牌区。由最开始看着导航都会走错的路,到连红绿灯要等多久、下午几点钟铁道会过火车都一清二楚。

我和朋友们曾经多次在工作室关门之后,相约玄武湖畔,伴着晚风和无人的街道,冲一圈玄武湖;也曾经在周末的艳阳天,拿上几瓶水,便踏上环紫金山的路,身边是呼啸而过的汽车和城铁。

后来,从四牌楼到九龙湖,骑得渐渐少了,或许是因为红绿灯太多,或许是因为我们更享受山林和湖泊的景色,骑行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通行方式,而更像是一种消遣、一个爱好、一种社交方式。

去年冬天,社团组织登山活动,我们分成两个小队,一队步行,一队骑行,向着紫金山巅进发。紫金山的登山道不是柏油路面,而是由石板一块块铺成。上山时,通行车的轮胎抓地力不够,一边奋力蹬,一边打滑。直线距离几百米的山路,化成了几公里登山道。如果问有没有经历过绝望,那可能是第一次。一行人全身湿透,在初冬的上午,终于到达了山巅。

下山感觉完全不一样,正可谓上山两小时,下山五分钟,虽是夸张的说法,但感受确实如此。又是公路胎,又是石板路,全程捏着后刹车,一边疯狂按车铃一边听着轱辘侧滑出去的响声。骑行全程,会有一种“人在前面冲,魂在后面追”的错觉,好在是安全出溜到了山脚下,这样的体验,只有一次也罢了。

今年6月6日,是东南大学一百二十周年校庆,全校上下,校区各处都充斥着浓浓的校庆氛围。在无数次抽奖落空,又没能赶上校庆庆祝大会和晚会之后,我们院一个熟识的同学找到我,问愿不愿意出去骑车,和九龙湖校区的同学一起,用里程为母校庆生。机会难得,自然是满心欢喜答应下来。

6月6日早上5点,两个校区的同学分别集合在四牌楼和九龙湖的大门口,两条线路,单程60公里,总里程120公里,是再好不过的生日礼物。但在之前,我从来没有完成过超过40公里的连续骑行,这次献礼无疑是难度升级的全新挑战。从四牌楼到丁家桥,到南京眼到鱼嘴,到夫子庙到玄武湖,再回到四牌楼,我知道自己在一点点向着下一个点位迈进,也正在一点点突破这前所未有的极限。

清晨的风带着些许温热,车轮下的路无限延伸,一群热爱骑行的同学,在南京的各处地标留下了属于东大人的印记。我们呐喊,我们欢呼,腿上的酸痛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而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作为支撑:东南大学,生日快乐!

也许之后的骑行会有更多人与我同行,也许之后的里程会逐渐辐射到整个南京乃至整个江苏,或许还有机会骑回北京。我相信热爱永不熄,骑行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东南大学学生)

2022-06-17 李思琦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6152.html 1 我的骑行之路 26,15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