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亦凡
如何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在全国政协“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保护传承”远程协商会上,这一问题成为委员专家们热议的焦点。
“我背后这个场景展示的是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的‘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远程连线的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院长郭孟秀在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向大家介绍道。
在郭孟秀委员看来,非遗项目不应当被长期封存于非遗管理机构内,与社会大众相隔离。
“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更要走向深度。”郭孟秀认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非遗的内涵与价值并不具有自明性。“即使是非遗传承人,对项目的认知可能更多停留在知识或技能层面,一个能说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未必能胜任开课传授或专题研究。”
因此,郭孟秀建议,设立非遗研究专项工程,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由专业研究人员与传承人共同组建研究团队,传承人客观陈述内容,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与阐释,挖掘并解读各民族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则表示,应发力非遗学科建设,促进中华各民族非遗传承、保护、利用和发展,使非遗教学研究从田野走进殿堂,从零星趋向集约,从自然变为自觉。
“非遗学科是土地的、民众的学问。”白庚胜常委表示,非遗学科的教学研究点应更多地考虑分布于地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专院校及研究院所,既便于原产地保护,又有利于带动地方文化繁荣、人才培养、产业兴盛,通过充实文化地标、发展创意经济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