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社会法治

毒情整体向好 禁毒任重道远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6月28日   第 12 版)

本报记者 徐艳红

编者按: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禁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期我们推出禁毒相关内容的专题报道,有介绍我国10年禁毒工作成效、目前毒品犯罪特点及形势的文章,还有2021年我国审结的几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的报道,以增强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同时昭示我国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一贯政策立场。

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毒情呈现整体向好态势,但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禁毒工作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通报,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我国涉毒案件数量于2015年达到峰值后持续回落。2012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共计95.7万件,判决生效犯罪分子102.9万人。10年间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一审结案数从2012年的7.6万件增至2015年的13.9万件,增幅为82.25%,达到历史最高点。此后开始持续回落,2021年一审结案数降至5.6万件,较2015年下降59.54%,回到2012年以前的水平。该数据表明,在严厉惩处和有效治理下,我国毒品犯罪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毒情向好态势日益巩固。

源头性毒品犯罪呈多态发展。国内规模化制毒犯罪在持续打击下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呈现地域分散化、规模小型化、流程分段化等特点,制毒前体不断前移,制造新型毒品犯罪呈增长趋势。“金三角”等地仍是我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境外毒品因从传统渠道入境受阻,转而通过陆路绕道、国际物流寄递或者海上走私向我国渗透。

末端毒品犯罪数量明显下降。近5年随着我国吸毒人员数量逐年下降及戒毒管控措施不断加强,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萎缩,“零包”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等犯罪呈下降趋势。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非法持有毒品案件1595件、容留他人吸毒案件11203件,较2015年高峰时期的10875件和35867件分别下降了85.33%和68.77%。

新型毒品犯罪总体呈上升态势。当前传统、合成、新型毒品“三代并存”格局愈加明显,麻精药品替代滥用问题不容忽视。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氯胺酮仍占据涉案毒品前三位,但涉甲卡西酮、γ-羟丁酸、合成大麻素、氟胺酮等新型毒品犯罪总体呈上升态势。

重刑率始终保持高位。2012年至2021年,毒品犯罪案件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重刑率总体为23.09%,各年度重刑率分别高于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8至17个百分点。特别是在2015年之后毒品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重刑率始终保持高位,2021年较2015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反映出人民法院对毒品犯罪坚持严惩力度不减,充分发挥了刑罚的惩罚和威慑作用,对遏制毒品犯罪蔓延势头发挥了积极作用。

该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涉毒案件突出打击重点。在严惩对象上,人民法院对具有武装掩护毒品犯罪、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等严重情节以及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罪行严重和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该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10年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毒枭糯康及其集团骨干成员犯罪案、广东“博社村”系列制贩毒案、四川白友日涉黑组织特大跨国走私贩毒案等一批重大毒品犯罪案件,对其中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依法判处了死刑,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

毒品犯罪缓刑适用率明显低于普通刑事案件。严格规范刑罚适用与执行。为确保刑罚执行效果,人民法院严格规范毒品犯罪缓刑适用,从严把握毒品罪犯减刑条件,并严格限制对严重毒品罪犯假释,毒品犯罪缓刑适用率明显低于、减刑和假释适用条件明显高于普通刑事案件。同时,严惩涉毒次生和关联犯罪,进一步严密刑事法网。

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毒品问题成因复杂,遏制毒品犯罪的根本之策在于综合治理。禁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未来,仍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不断探索禁毒合作共治的新举措。

2022-06-28 徐艳红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6684.html 1 毒情整体向好 禁毒任重道远 26,68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