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晶
“全国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比上一周下降了81.6%,但仍有新增本土病例报告,要以快制快,以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最低代价控制住疫情。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科学精准执行国家统一的疫情防控政策,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6月2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指出。
米锋介绍,“九不准”包括: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管控时间;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不准随意延长风险人员的隔离和健康监测时间;不准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不准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通行;不准随意关闭低风险地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场所。
随着大、中、小学暑假临近,暑期校园疫情防控提上日程。针对暑期校园疫情防控方面的安排和部署,发布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作了解答。
刘培俊表示,学校暑期临近,6月23日,教育部印发通知文件,推动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在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基础上,努力降低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有序做好期末安排、学生毕业、学校放假以及暑期校园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并重点部署落实暑期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三项任务。
一是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暑期前后,包括暑假期间,各地区、各高校要继续保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体制、指挥体系和应急机制高效运行。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暑期工作,统筹实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预案的落实。全面落实国家和属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强化重点场所、重点物品、重点环节监测以及环境消毒消杀,严防疫情输入校园。与此同时,完善疫情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地防范疫情风险。同时,因时因势因地优化调整校园防控措施,推进校园管理方式的人性化、科学化,防止“简单化”“一刀切”,防止过度防控和层层加码。
二是统筹做好学生毕业放假工作。各地区根据当地疫情变化和属地防控的政策要求,切实合理地安排好中小学包括高校的放假时间,各高校要安全有序做好学生学习、考试、毕业、答辩以及就业促进等各项工作,周密安排好毕业生的返校以及离校返乡。学校要尊重师生的离校返乡或者是留校的合理选择,动态掌握师生暑期离校、留校的行为轨迹、健康状况和动态需求,以便跟进做好相关服务。同时,继续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高校学生离校返乡疫情防控的各项政策,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有序组织学生安全返乡。
三是切实关心关爱留校师生员工。高校要加强人文关怀,支持和指导师生员工加强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在防住疫情的同时,及时调整优化自习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以及食堂等各重点场所的管理措施;错峰错时错区域安排好师生员工在校的各项活动。便利学生购物,包括收发快递等。保障食品、药品、用品的物资供应,不能随意涨价。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并且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疫情风险的,要稳步恢复正常教学管理服务秩序,为师生员工创造安全有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此外,就健康码的管理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指出,健康码对风险人群的识别和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有序出行的重要工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了健康码的使用管理,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各项规定,要求各地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对相关人员进行精准赋码,明确要求严格健康码的功能定位,不得擅自扩大应用范围,绝不允许因疫情防控之外的因素对群众进行健康码赋码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