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关注

着力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气候韧性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6月29日   第 12 版)

作者:宇如聪

一、要树立天地一体化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强化经济社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要充分认识气候对自然生态的制约性作用,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和气候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认知。要开展对重点区域和承载力脆弱地区主要生态气候和自然灾害链研究,科学把握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和不同类别生态系统的气候承载力和气候适应性,树立天地一体化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推进能源转型过程中,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加强开展气候、生态和环境影响评估,加强天气气候影响下的可再生能源多尺度时空变化的精细化监测和预估,充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稳妥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城乡规划、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布局和重大工程建设等经济社会活动中要充分考虑气候安全因素,开展气候韧性与适应性分析和论证。

二、要健全和完善标准规范和法制保障体系,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风险治理。要加强温室气体和碳排放相关联的监测、预估及其气候风险评估等系列标准研制,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的监测评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要从“7·20”郑州极端暴雨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加强自然灾害防御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制定,并结合基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主要区域灾种特点的地方立法等形式,健全完善以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多部门联动和全社会响应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停工停学停业依法依规自动触发,强制性规范各政府部门数据的信息共享,增强全方位实时和动态监测、预估和评估能力,最大可能减少自然灾害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成果的不利影响。

三、要提高全球风险和机遇意识,加强气候变化全球影响的战略研究和布局。1.高度关注极地气候变化对我国天气气候、国际能源开发和军事战略部署等的影响,早谋划早部署。2.需要深刻认知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和影响的科学机理及其变化趋势,积极趋利避害。3.要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能力,保障“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相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安全低碳,彰显我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理念。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2022-06-29 宇如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6751.html 1 着力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气候韧性 26,75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