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2版:专题报道

弘扬黄河文化黄帝文化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打造全球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凝聚全球华人力量,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6月30日   第 09-12 版)

【天地人和】

【现场合影】 【祈福中华】 【净手上香】 【敬献花篮】 【盛世礼炮】 【网上拜祖平台】

滔滔黄河水,铮铮华夏魂。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连年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要求,突出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增强文化自信,致力打造“全球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让拜祖大典在强化民族记忆、传承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严格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于4月3日在河南新郑圆满举办,目光聚焦、反响强烈。截止到4月8日10时,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通过报、屏、网、微、端等各种形式展现触及达23.86亿人,全网信息累计发布26.2万多条,网上拜祖平台互动人数累计突破2098万人,参与互动次数达到6369万余人次,传播信息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4月3日,农历三月初三,河南新郑黄帝故里园区,万众瞩目。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线上方式成功举行,通过观看直播、网上拜祖等方式,海内外中华儿女“云”聚黄帝故里,共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弘扬中华文化,凝聚奋进力量,祈福当下、祝愿未来。

拜祖大典延续“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主题,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联合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政协郑州市委员会承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具体执行。

黄帝故里园区全新亮相,构建规制严谨的礼仪空间

守根脉不息,念始祖伟业。寻根门作为整个拜祖序列的初始,体现的是华夏儿女万宗同源、心系宗祖的意境。随着书写有“迎天下华人归故里拜祖”字样的竹简门徐徐开启,八方来朝的华夏儿女自此门进入,就开启了拜祖寻根之旅。寻根门对面,100面姓氏旗风中摇曳,象征着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

焕然一新的故里园区按照“一轴双环”格局,“一轴”就是中轴线,“双环”是指黄帝故里祠、拜祖广场构成的两个环形。沿着中轴线从南至北,分布着故里广场、寻根门、同心广场、轩辕桥、黄帝故里祠、拜祖广场、轩辕殿、轩辕丘等,这些重要建筑典雅厚重,彰显黄帝文化,营造庄严、致敬的拜祖氛围,形成规制严谨的礼仪空间。

沿拜祖通道,步入同心广场,两侧高达6米的竹简书写着历代古籍中记载的关于黄帝故里为郑州新郑的史实,“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儿能言”……历史与现实辉映,肃穆而庄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同心广场上,寓意天圆地方的系祖坛,身着传统服饰、手拿竹简的青年学生和少年儿童正在齐诵《诗经》中的“郑风”篇章,一边吟唱,一边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系祖坛为心系始祖、礼天之坛,正中设天心石,环砌九层石板,取意“九九归一”。系祖坛正中心,是来自春秋时期郑公大墓的国宝莲鹤方壶,今年恰是其出土99周年。同时,“春秋蟠龙纹铜方壶”“杜岭一号方鼎”“妇好鸮尊”等出土于河南的“国之重器”相对而立,与华夏儿女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从寻根门到轩辕殿,贯穿整个园区的直线距离500多米,以“五百多米”寓意“五千多年”,可谓“百米千年”。徜徉其中,可以深刻感受到崭新的黄帝故里的中国气派、文明力量和新时代格局。

典礼开始前,拜祖嘉宾共同为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塑像落成揭幕。庄严隆重的音乐中,轩辕殿上黄色帷幕缓缓升起,黄帝像尊容亮相。全场肃立,嘉宾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黄帝像鞠躬致敬。

拜祖典制性仪程依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的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等九项仪程依次进行。

“大公鼎新,民本为上。黄帝精神,世代景仰。薪火相传,饱经沧桑。千秋风流,共赋华章……”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担任主拜人,以录制视频画面的形式,代表亿万炎黄子孙恭读拜祖文,以庄严神圣之心、追远感恩之情,肃拜恭颂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肇造文明之功德。

“高唱颂歌”仪程中,和着庄严悦耳的音乐,《黄帝颂》响彻云霄。拜祖台上,两卷大型隶书竹简拼接组合、移动变化。雅乐古朴悠扬,舞者玉袖生风,形成一幅幅庄重优美的乐舞敬拜画面。

“祈福中华”仪程中,五位少年将取自河南的黄土、云南的红土、青海的白土、黑龙江的黑土、浙江的青土放入铜鼎中;五位少女将取自河南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濮阳的黄河水倒入铜鼎中。五色土和黄河水象征着大地和黄河母亲,寓意中华儿女大团结,中华文明,一路走来。拜祖台中心,是从具茨山上采集的圣火,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国家荣誉获得者、科学家、优秀党员等9位各界代表点燃火炬,为民族祈福、为复兴喝彩。

拜祖广场上,悠扬祥和的歌声再度响起,彩旗猎猎,礼花飞扬。电视画面中,巨大的“中”字与“和”字一一现出,幻化成彩球飞向蓝天,升腾起中华民族不辍的理想和美好的期盼。

唱响时代主旋律,华夏儿女共同拜祖祈福

文化是根,需要在守正创新中赋予时代价值。每年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注重礼仪与时代相结合,强化大典文化内涵,新意与亮点频出,与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

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拜祖大典活动设计和大典流程中,突出“爱国”主题和“国家”意识,策划“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饱含着家国天下的深情;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拜祖大典以“长江黄河共战‘疫’,轩辕黄帝佑中华”为主旨,在仪式中播出共抗疫情的视频画面,突出展现抗击疫情中的民族精神;2021年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拜祖大典在现场布置、氛围营造、典礼仪程、拜祖文等方面都突出建党百年这一时代主题。

传中华文明,扬时代精神。今年,拜祖大典精心制作宣传片《北斗耀黄帝》,深情讲述绵延不绝、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先祖探寻,我们奔赴。奔赴的远方,有你肇造的蛟龙;仰望的苍穹,有你相望的北斗。你播撒的种子从这里开始,沿着华夏的脉脊顺流直下,勾画出所有河流和山川的模样……

同时,《黄帝故里园》《这里是黄帝故里》等短片在大典直播中进行插播,《你好,贵姓?》《假如黄帝活起来》《客从何处来》等创意短片全面开花,用光影致敬上下五千年的盛放时光,让隐藏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记忆愈发清晰,进一步讲好黄河文化、黄帝故事,让黄帝形象、黄帝精神走进百姓心中。

根脉相系,感情相通。拜祖大典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心系故土、敬仰祖先的情怀,现场庄严肃穆,“云端”热情高涨。自庚子年始,网上拜祖祈福平台受到了世界华人的热捧,成为中华儿女共赴寻根拜祖的心灵之约和精神回归的新平台。登录网上拜祖祈福平台,点击“AI百变”一键“穿越”,生成拜祖留念短视频;与拜祖广场来张“云合影”,分享自己的拜祖海报;在“黄河岸边”,捞起一只漂流的葫芦,与全球华夏儿女共同祈福国泰民安……

尊祖敬宗,亘古未断,无论身在何处,心有归处。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举办前夕,不少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来祝贺视频,“云”拜轩辕黄帝。“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这是海外侨胞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身处海外的华人应缅怀先祖的伟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澳中工商联合会主席苏鑫峰说道。尼日利亚中国商会副会长郑晓鹏饱含深情地说:“又是一年三月三,心手相牵共拜轩辕,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祈福中华风调雨顺,祝愿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富强。”赞比亚中国妇女联合会会长刘桂芬说:“同根连枝,凝心聚力,祈福中华,祝福世界……”

网上拜祖平台推出三年来,全球全网点击量均超20亿人次,网上拜祖平台参与人数每年都创下新高,分别达到1630万、5865万、6369万人次。拜祖大典传播信息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海外年轻华人,被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气息的网上拜祖形式所吸引。古老厚重的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在大家心中扎根发芽,激发出共拜始祖、祈福中华、同心同行、携手圆梦的磅礴力量。

根植中华文化沃土,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九曲黄河奔腾蜿蜒,跃动着中华民族永续不绝的血脉。几千年前,轩辕黄帝在我们脚下的这片沃土,率领先民创文字、制舟车、养桑蚕、建医学、定算数、造指南,开启了光辉灿烂的黄帝文化,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千百年来,黄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一直是激励炎黄子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慎终追远、敬宗拜祖是中华民族传统信仰的主脉。近年来,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影响下,中国港澳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爱国华人每年都会在“三月三”期间举办“同时同像同主题同拜黄帝”活动,为凝聚全球华人力量、维护祖国统一,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中国侨联海外委员何孔华说:“今年是旧金山拜祖大典举办的第七个年头了,黄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文化,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敬宗拜祖是中华民族传统信仰的主脉,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借助拜祖大典这个文化盛事,让我们满怀游子的思乡之情,共祝祖国繁荣昌盛。”“如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成为全世界中华儿女寻根问祖的盛大节日,已经成为河南联系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老家河南正在成为海外中华儿女向往的精神家园。”加拿大魁北克河南同乡会会长孙瑞娟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年年有创新,庄严肃穆、激动人心,为自己身为华夏儿女感到骄傲自豪。

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礼拜轩辕黄帝是海内外中华儿女表达尊祖敬宗的民族情感和追根溯源的民族认同、血脉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常年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把“中原根深、华夏叶茂”的理念根植于每一位华夏儿女心中,加强了世界各地华人对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分散在五湖四海的华人同胞潜移默化地将黄帝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推动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当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更需政治定力和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中华文化的世界体系,实现文明对话,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正是以实际行动讲好黄帝文化“尚和合,求大同”“天下一家”故事,激励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共克时艰、戮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于世界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黄帝精神,世代景仰,薪火相传,永续华章。亿万中华儿女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从根与脉、源与流中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不断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王有强 靳燕 图/赵卫平 李利强 马健 周甬 徐宗福)

2022-06-30 王有强 靳燕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打造全球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凝聚全球华人力量,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6840.html 1 弘扬黄河文化黄帝文化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 26,8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