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2版:专题报道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6月30日   第 09-12 版)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强调,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郑州地处“天地之中”,历代为中华民族腹心重地,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父亲山,母亲河,始祖地,国之初。读懂中国,从郑州开始。‘山河祖国’欢迎您!”这是央视播出的郑州形象宣传词。“山河祖国”短短4个字,把郑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浓缩打包”,既真实形象,又简明扼要地传递给了全中国、全世界。

“山”,为位于登封的中华父亲山嵩山;“河”,是流经9省区的中华母亲河黄河;“祖”,指五千年前诞生于轩辕之丘——今新郑的轩辕黄帝;“国”,即位于巩义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河洛古国”。这片嵩山、黄河孕育的华夏文明发祥之地,诞生了福泽后世的人文始祖黄帝,留下了“文明胚胎”的河洛古国,它们共同演绎的起源历史,定格了早期中国最为绚烂的文明华章。

今年3月29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郑州专题调研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强调“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郑州是重中之重”“要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全景式展示河南文化河南历史”,对郑州的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目前,郑州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集中展示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景式展示中华文明主根主脉,着力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讲好中国故事,全面展示中华文明,在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为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竞争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梳理历史文化脉络,探寻历史起源,讲好历史故事,郑州正着力打造“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三大文化标识。

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以文化脉络为主线串联起中华文明发展历程,让人们在郑州由近及远、由今及古,读懂“我们来自于哪里、我们怎么来的”,让郑州成为探寻中华民族、历史思想、国家治理理念、城市营建理念、建都立国思想、优秀传统文化等起源的寻根之地。

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为核心凝聚起中华人文始祖精神具象,围绕新郑黄帝故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伏羲山、嵩山等区域,踏寻黄帝活动遗迹,讲好黄帝历史故事,阐释炎黄血脉传承,展示多元文化交融,让人们能够找到寄托自己精神和灵魂的家园故乡,增强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精神认同。

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为主线,以历史遗迹和博物馆为依托,创新提供立体式、全景式、沉浸式的文化场景和文化产品,让人们能够从黄帝故里、河洛古国等遗址中感受古国文明,从王城岗遗址、郑州商代都城遗址、郑韩故城等遗址中感受王国文明,从荥阳故城、汉霸二王城、大运河、北宋皇陵等遗址中感受帝国文明,切实感到中华文明穿越时空的澎湃力量、绵延不断的伟大传承。

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郑州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根主脉所在,在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文化建设、强化文化自信的征程中使命在肩、责任如磐。不忘来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原儿女,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方能行稳致远。

2022-06-30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6841.html 1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 26,84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