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营周刊

数字化转型——

是应对“不确定”的“确定”之选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08日   第 05 版)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家具零部件共享配料制作中心,工人在数字化生产线导入编程代码,遥控操作机械臂、传送带和数控切割机等智能设备加工零件。朱海鹏 摄

本报记者 孙 琳

在上海港洋山四期“无人码头,”一台台远程操控的龙门吊正精准地将集装箱吊装到自动驾驶的集卡车辆上。自动化、数字化的作业流程正在提升码头的周转效率,实现更大的集装箱吞吐量。即便在今年4、5月份上海疫情防控最吃紧的阶段,洋山四期依托“无人化”仍然能够保持24小时运转,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近百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1%。

如果说在新冠肺炎暴发之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么,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后,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亦成为当前许多企业重塑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 数字化转型

保住了生产 提升了效率

智能工厂、直播带货……这些数字化生产运营方式,不仅可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更能提升企业经营的效率。

“相比过去的传统生产车间,澳盛科技目前的数字化转型生产车间,可通过数字化平台多维度可视化展现生产数据。通过一个平板操作,就可以随时查阅生产状态、生产规格、销售情况,便于进行决策和管理。而引用的智能化生产平台,解决了生产环节流程和标准化问题,减少了对用工的依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许文前告诉记者,得益于数字化转型企业更大程度地实现了降本增效,目前澳盛科技已实现核磁共振碳纤维力学构件市场全球占有率第一,国内企业碳纤维用量全球第一,风电碳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来自上海的原创品牌企业林清轩,自2003年起从手工皂和芦荟胶开始进入护理用品行业,是一家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的草本与西方香薰精油相配伍,制造出系列的个人护理用品企业,也尝到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红利,实现了疫情下的逆势增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林清轩全国400家门店被迫关闭,但庆幸的是公司及时启用之前搭建的数字化体系,通过企业微信、小程序闭环管理,用数字赋能导购完成线上销售,不到1个月便实现了业绩逆袭。”

林清轩董事长孙来春坦言,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多数还是观望态度,但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成了催化剂,大量企业开始加快数字化转型,如林清轩已催化出成熟的“OMO数字化经营模式”(Online-Merge-Offline线上线下融合)。运用这套模式,林清轩通过数字化武装传统直营体系,用线上高流量带动线下业绩,通过线下的高端服务打造峰值体验和品牌价值感,线上的口碑随之快速发酵,粉丝池也迅速增长。

也正是因为运用了OMO模式,让林清轩在疫情防控期间实现了线上线下全链路的联动增长。“今年上海的突发疫情,对林清轩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公司启用第二仓库,寻找无锡、义乌、武汉三地分仓,协作线下门店和电商订单发货,保证沪外城市商品的正常送达;同时林清轩内部分配19人配备全套直播设备,隔离期间正常搭建临时直播间进行正常直播运营,在位于上海松江区的生产车间流水线也逐步开始运作,避免复工复产后的库存紧张。在上海处于封控的情况下,林清轩在4月份销量仍逆势增长12%。”孙来春说。

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企业逆势突围的一剂见效最快的“良药”。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1.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7个和25.9个百分点。在新技术、新应用的作用下,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和就业方式都在加速变革,有力促进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另据研究机构IDC调研发现,由于数字化转型投资,85%的中国企业财务收入改善超过5%,改善超过10%的企业数量占比达到48%。

7月1日,澳盛科技两个项目开工奠基,其中风电拉挤板生产智能化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10.6亿元;新增碳纤维风电拉挤板智能生产线84条。“在数字化经济大潮中,数字化转型已不是企业的‘选修课’,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企业的这种认识将更为深刻。”许文前表示。

▶▶ 加大技术普惠

也要重视系统性建设

显而易见,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积极转化“成本和效率”,提高抗风险能力。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空间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谈剑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已成为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关键策略,也是企业谋求长远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谈剑锋也指出,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企业仍是有转型的态度,没有转型的“实力”,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还亟待破解。

从相关案例来看,当前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随着国家战略走上了快车道,在充足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下,各类企业级软件和云服务让企业的生产力大幅提升,实现了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但对于占据市场主体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总体偏低,多数还处于摸索阶段,‘不会转、不敢转’问题仍很突出,其中不仅包含技术缺失问题,也包括技能型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但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担心成本投入的风险。”谈剑锋分析说。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也表示认同,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更多需要的是“拎包入住”的数字化服务,这就需要降低成本、降低技术门槛。而为了减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顾虑,就需要尝试找到一条适合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

周鸿祎举例说,如中小企业数字化上云就可以采用SaaS软件即服务的模式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这恰恰是源于SaaS拥有“交付门槛低、配置要求低、技术难度低、操作难度低、使用成本低”的“五低”特点,企业可以省掉采购、部署、培训、开发、交付的复杂过程和高昂成本。中小微企业则只需要有一个浏览器,申请一个账号,就能够一站式使用。“SaaS虽然是B端的产品,但是却有和C端产品一样的使用体验。”周鸿祎说。

而企业数字化转型也不单纯是某一家企业自身的转型,而是需要整个行业,整个产业链与供应链数字化的同步转型升级,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融合,只有实现整体的概念,才能更好发挥出数字化的效能。因此,谈剑锋认为,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聚焦政府、平台、企业及服务机构等多方资源来共同参与并推动。

对此,长期关注数字化转型投资的创客共赢基金合伙人李建军表示,从目前来看,缺乏行业标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障碍之一,一切的改革创新都应有标准可依,对于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应尽快建立行业标准,突破行业障碍,以标准化推动规模化。另一方面,他认为,应发挥更多龙头企业在数字化上的优势,用开放的、低门槛的技术服务来帮助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实现真正的技术普惠。

2022-07-08 孙琳 数字化转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7244.html 1 是应对“不确定”的“确定”之选 27,24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