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 磊
郭明燕是一名来自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企业志愿者,他参与过山东省乐安慈孝公益基金会(简称“乐安慈孝基金会”)的乡村孤老照护、烛光笑容、普特融合等公益项目,志愿者经历已有10年。他说:“我的志愿者经历就是一颗种子的成长史,从种子发芽、成长、结果一路走下去。一路成长,一路收获。”
10余年间,位于山东省博兴县的乐安慈孝基金会,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30人发展壮大到5400余人,通过志愿服务助力营造当地公益慈善新生态,并形成了示范效应。该基金会以党建为引领,以志愿者为主体,以关爱特殊儿童和孤困老人为核心项目载体的志愿服务模式受到多方关注。
从30人到5000余人
乐安慈孝基金会最早发起的公益项目名为“金童银发”,为当地老年人和儿童群体提供志愿服务。最初的30名核心志愿者来自基金会的发起企业京博控股集团,该企业将参加公益活动作为内部考核机制,要求每位党员每月至少参加1次公益活动。
这30名志愿者根据内部推荐、同事评价等多方面因素选出,成为志愿服务的“种子”。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发起和组织各类公益活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第二年,他们每人可推荐两名符合条件的员工成为志愿者,志愿者队伍壮大至90人。第三年,每名志愿者又可以推荐两人成为志愿者。以此类推,志愿者队伍的规模逐年增长,非常稳定。
2018年,乐安慈孝基金会的发展战略有所调整,从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中独立出来,向专业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在梳理相关业务后,乐安慈孝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招募,吸纳如中小学生家委会、企业志愿者团队等群体成为志愿者分队,变得更为开放。
志愿者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在变得更加多元化,由老、中、青、幼不同群体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已初步形成。乐安慈孝基金会的项目设计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并结合志愿者群体的特性与偏好,精准对接服务对象与志愿者共同需求。例如,当地养老机构的500余名“活力老人”组成吾爱吾老志愿者分队,开展关爱老幼活动;消防队作为专业志愿者分队进入养老机构、校园提供消防知识宣讲服务,等等。
基于这一发展模式,乐安慈孝基金会开发了一套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系统,为志愿者队伍提供信息发布、任务领取、积分换算等多种服务。同时健全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根据服务时长、成效等开展评优,为志愿者分队发放物料、资金等资源,提供激励。
“截至2021年初,乐安慈孝志愿服务队培育了不同类型的志愿者队伍90余支,服务人次超过10万人,形成了涵盖社区、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大中小学、个体商户等多元参与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和志愿者分级管理制度。”乐安慈孝基金会秘书长刘爱蓉介绍说。
打造“慈孝公益银行”
2021年,乐安慈孝基金会发起“慈孝公益银行”公益项目,这是在探索老年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之举。
早在2010年成立之初,乐安慈孝基金会便发起了“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项目,对博兴县内的乡村孤老进行结对帮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经过多年探索,助老服务有了更多内涵。“慈孝公益银行”公益项目的具体做法,可概括为三点:
一是激励志愿者参与,将自己所做的好事储存在“慈孝公益银行”,以此作为“道德资产”。若日后需要帮助,可通过“慈孝公益银行”提取相应的“爱心储蓄”,以获得其他志愿者的志愿服务。
二是记录志愿服务时长。成为储户后,每位志愿者储户可领取一张由“慈孝公益银行”发放的“存折”,作为记载志愿服务凭证和获得志愿服务回报的依据。自2019年起至今,乐安慈孝基金会记录的志愿服务时间累计约30万个小时。90余支志愿者分队在基金会的支持下每月都有行动。
三是制定落实激励回馈办法,比如“慈孝公益银行”对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或所做的好人好事进行记载,并适时开展回馈服务。
“慈孝公益银行”运营起来后,存取运转有序,例如,老年志愿者参加了去年“99公益日”期间的义卖服务,获得积分后,不少人用来兑换理发服务、生活物资等。
如何让“慈孝公益银行”可持续发展?刘爱蓉告诉记者,“慈孝公益银行”的设计之初,团队就在探索如何形成类似商业运作的业务闭环,“我们研讨项目正常开展的成本和收益,联合爱心企业、商户捐赠更多资源,降低运转成本,还将项目上线筹集更多善款,打造自我造血能力。”
其中,需求导向是核心。刘爱蓉透露,“慈孝公益银行”目前正在探索基于老年志愿者的需求开展蔬菜种植业务,通过企业支持等多种手段,将其运作成产业。“一开始做得很小,我们一步步地摸索,通过增项审批机制,慢慢地积累成功经验,让项目持续运转。”刘爱蓉说。
从县域迈向区域
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乐安慈孝基金会也在探索“从县域迈向区域”。
2020年11月,山东省乐安慈孝公益基金会、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和山东省社会创新发展与研究中心联合出资105万元,共同发起山东心智障碍者服务网络。这是乐安慈孝基金会走出县域迈向全省乃至支持全国公益行业发展的一次创新探索。
刘爱蓉介绍,此前基金会已连续数年开展普特融合公益项目,通过发起“我想跟你做朋友”子项目,开展“家长喘息日”服务等方式,在孤独症孩子融入社会方面积累了经验,目前正在尝试开展大龄心智障碍青年辅助性就业项目。
山东心智障碍者服务网络通过引导和支持相关机构在人才赋能、普特融合等方面进行创新实验、经验交流和共学共创,并通过联合筹款、人才培育、就业支持、项目资助等形式,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回应山东心智障碍者群体的需求。
基金会还积极联合省内相关公益机构,初步打造网络合作机构社群,培育共同行动的社群组织,通过联动更多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倡导和传播,协力推动山东省心智障碍者的生存尊严保障和生活品质提升。
截至目前,基金会已资助省内16家心智障碍机构,近4100名孩子在上述项目中受益。基金会还为这些机构提供能力提升、联合筹款等支持,去年“99公益日”期间联合筹集了300余万元。
通过战略转型及相关业务调整,乐安慈孝为构建区域公益慈善支持生态提供了助力。刘爱蓉说:“我们将一步步地探索出有效的经验做法,为更多伙伴机构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