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从粮食到食物,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从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到“缺了哪样都不行”,新表述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
主食越来越不“主”
副食越来越不“副”
热辣诱人的小龙虾,肥美细嫩的牛蛙,香辣入味的嗦螺,辣椒、姜丝、葱花与紫苏叶点缀其间,香气扑鼻而来。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某小吃街的一家大排档,李小姐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与三五好友相聚喝酒畅谈,大快朵颐。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这也是这条小吃街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在本土疫情相对稳定的当下,夜宵摊点有序开放,那份久违的烟火气又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民以食为天。”在李小姐看来,正是食品种类的充足和丰富,托起了普通百姓舌尖上的幸福。短短数十年,中国人从勒紧裤腰带到享受各种美味,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老百姓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要树立大食物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这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到“大食物观”。
早在1990年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大食物观非常超前,非常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对记者表示,“大食物观”的论述,让他感到十分振奋,他表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老百姓的食物80%来自主粮。如今,这一现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统计显示,我国食物总消费量从1978年的每人每年515千克,增长到目前每人每年超过1400千克,城乡居民人均原粮消费由1978年每人每年247.8公斤下降到130公斤。减少主食摄入、增加副食摄入、注重食物种类多样性和营养搭配等,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生活习惯。
走进各大超市,点开各种电商平台,琳琅满目的食材让人垂涎欲滴,挪威的三文鱼、北美的对虾、澳大利亚的龙虾、泰国的榴莲,以及我国各地的特色美食,让百姓的餐桌越来越丰富,饮食结构越来越健康。
注重膳食营养搭配,从粗到细再到粗,数量从少到多再到少;主食越来越不“主”、副食越来越不“副”……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在杨忠岐看来,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让老百姓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正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向森林湖海要食物
“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是天然大粮库。”杨忠岐说,森林中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种子、果实或叶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向森林要食物的潜力巨大。目前,全国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年产值超9000亿元。
今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林下养殖及林下采集加工等,引导加工企业向林下种植养殖集中区延伸。到2025年,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总面积达6.5亿亩,林下经济总产值稳定在1万亿元以上,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达800个。
此外,杨忠岐认为,昆虫也可以在人们的餐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昆虫作为人类食物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周礼》记载先秦时期就将蚁卵制成酱作为美食食用,现今蝗虫、蝉、蚕蛹等也是不少国人喜爱的佳肴。”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案建议,把食用昆虫加入国人食品目录清单。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13年就提出倡议,鼓励人们食用昆虫。欧盟在2021年通过立法,将昆虫列入人类食物名录清单。”在他看来,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饲养增值效率高,饲养过程中无须增温和降温,可减少能耗,帮助应对全球变暖、环境污染造成的粮食问题,且昆虫疾病没有一种会传染到人体和家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物结构的需求逐渐多元化。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美。”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教授陈坚看来,为了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各地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向森林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库要食物。
陈坚对记者表示,树立“大食物观”,要构建新型食物安全保障体系,用好有限的耕地是基础,善用大自然的物产是增量。
在他看来,现代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不断提升的工业能力加持下,已经逐渐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着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为老百姓的餐桌提供稳定的供给和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而随着这些技术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生产食物之余,甚至可以去“创造”新的食物类型。
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
坐落在江苏无锡的江南大学里,有一座未来食品科学中心,陈坚的科研团队也在这里。据介绍,中心从2019年底成立后,就一直致力于人工合成蛋白的研究。从植物和微生物中获取蛋白质,再合成出符合人们口感和营养要求的高蛋白食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合成食品。
陈坚告诉记者,合成食物主要是来自植物和微生物合成的一些食物,这些在中国已有很多年的历史。我们有传统的素肉,现在因为有生物科技的加入,在原来的植物蛋白基础上,可以用生物技术合成很多很好的配料,这样就可以制造出风味更好、营养更丰富、口感更优越的食物。
“目前我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合成食品,但是尚未普及,未来随着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合成食品也将为人们的菜篮子带来更加多样化的选择。”陈坚说。
在长沙各大夜宵大排档,小龙虾已经占据了菜单榜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湖南市场上的小龙虾基本上来自省内。
在岳阳华容县北景港镇,一大早,农户们就在稻虾田里忙活开了,起虾、分拣、称重、打包,这批龙虾即将发往广州、福建、浙江等地。
小龙虾稳定增产得益于集约化养殖,在长沙望城区桥口镇,一批虾苗正在大棚温控系统下繁殖,工厂还研发了循环水、高密度、立体式养殖系统。除了小龙虾,牛蛙的养殖也做到了低碳立体化。在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一处牛蛙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蛙池整齐排列,池内的蛙苗已经长到了拇指大小,工人们正忙着给它们喂食,不久后,这批蝌蚪就将长大成蛙出栏。
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让老百姓可以消费到的水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截至2021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的水产新品种达到240个,还在不断地增加。而过去老百姓印象当中的名贵水产品,在人工养殖之后,不但价格越来越亲民,营养价值和口感也有保障。
陈坚认为,人民对高品质生活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为树立“大食物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大食物观”的本质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让食物品类更加丰富、食物结构更加优化、食物供给更有保障,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陈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