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婷
记者:倡导“大食物观”,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
陈萌山: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大食物观”,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指明了新的方向,为构建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开辟了新的战略路径。当前,世纪疫情本就令全球食物系统面临挑战,俄乌冲突爆发则加快了危机的脚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依靠国际市场来实现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将更加困难、更加危险。面对这一情势,习近平总书记适时强调“大食物观”,就是要通过广泛开发资源要素,拓宽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在牢牢端稳饭碗上继续发力,以游刃有余应对国际新的变局。
同时,从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看,现阶段我们的粮食安全,不光是淀粉安全,而是在口粮安全、能量安全基础之上如何保障营养素供给的安全。目前城乡居民人均原粮消费量已由1978年的247.8kg下降到130kg,而副食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这表明,我们在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告别了吃不饱饭的同时,人们更加重视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消费。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的食物80%以上是主粮,一碗米饭配点咸菜、一点辣椒,甚至猪油、酱油拌饭,就是一顿。而现在,日常吃饭一小碗饭一大桌菜已很寻常。总书记提出“大食物观”,就是要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从供给质量出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满足人民群众吃饱饭向吃得营养健康的现实需求转变。
此外,从农业资源禀赋看,要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全世界1/5的人口,就注定了我国的食物供求长期处于一个紧平衡的状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饭碗牢牢端稳,就需要我们迅速变革生产方式,把农业着眼点从耕地转向全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
记者:您如何理解“大食物观”?它有什么样的内涵?
陈萌山:总的来看,“大食物观”就是要放眼整个国土资源,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依靠现代科技驱动,全方位开发耕地、森林、海洋资源,拓宽动物、植物、微生物来源,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健康化、个性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保障我国粮食和食物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
在新时代,“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调整食物生产结构。过去的食物主要是粮食,现在讲大食物,既包括粮食,还包括其他可食用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老百姓逐渐转变以传统米面为主的消费习惯,更加青睐丰富多样的肉蛋奶、菜果鱼等“副食”。因此,大食物就是要转变食物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
二是丰富扩大食物来源。过去我们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而现在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面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庞大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因此,大食物就是要看到19亿亩耕地之外,还有33亿亩森林、4亿公顷草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从这些资源的开发中,拓宽我们的食物来源。
三是确保食物可持续获取。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路径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高强度开发利用,这种生产方式必定不可持续。大食物就是要立足国土资源禀赋,依靠科技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变生产方式,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食物供应的可持续。
记者:实践“大食物观”,我国有哪些基础和优势条件?
陈萌山:事实上,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已经有许多大食物观理念的典型实践,这些实践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设施农业(植物工厂)。我国耕地紧缺,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的技术工程。比如,在甘肃,通过打造日光温室,并引进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控制等技术,形成了数十万亩的“戈壁农业”,今天的西北旱地农业区已成为全国粮食产量增速最快的地区。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植物工厂,是高度集约型的现代设施农业,使农业生产从自然生态束缚中脱离出来。依靠设施农业、植物工厂,理论上来讲一年内我们可以收获多茬产量和品质都非常稳定的水稻。
二是海洋牧场。地球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我国则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相当于近1/3的国土面积,这是一块巨大的食物资源宝库。海洋牧场,就是有效利用海域,提高渔业产量,保障水产资源稳定持续增长,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的养殖方式。
三是新食品制造。新食品制造包括“人造肉”、微生物蛋白、生物合成食品等,这些非农业途径生产食物的方式,将极大地展现科技的功能,很好地解决土地过度耕种问题,对人类未来带来更多和更有营养的食物。
四是森林食品。我国的森林面积是耕地面积的近2倍,开发潜力巨大。走进广阔的森林,研究开发木本粮油、昆虫蛋白等森林食品,对于增加食物来源、确保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板栗、核桃、油茶、油橄榄等木本粮油,大多营养丰富,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已有相当的栽种规模。以木本粮油为代表的森林食品,也正在成为我们餐桌上更加重要的存在。
五是草原食物资源开发。我国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比例超过40%。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草原野生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多达6000多种,可制作成食品的有近2000种。可以讲,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草原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记者:如何加强引导,让“大食物观”深入人心?
陈萌山:树立践行“大食物观”,要以粮食安全为基础,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践行“大食物观”,不是可以放松粮食生产,而是拓展了粮食的边界,强化粮食的重要性。需要我们在夯实粮食根基的同时,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
实践层面,要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构建与“大食物观”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一是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明确政策导向。要对照“大食物观”的要求,研究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二是要从供需两端着手,开展深入调查。一方面,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充分评估和挖掘我们的食物资源供给潜力;另一方面,要构建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大数据平台,为研判我国城乡居民食物需求变动趋势,调整优化食物生产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供数据支撑。三是要制定营养标准,进行监测检测。要加快构建与“大食物观”相一致的食物营养标准体系,把营养标准制定工作从传统的农产品范畴扩大到“大食物”概念下的全品类范畴;定期开展食物资源营养状况监测以标准化和数字化引领农业食物生产按照“大食物观”要求高质量发展。四是要以食育为抓手,做好“大食物观”科普工作。引导各类生产主体关注新食物资源开发、新食品制造等领域;利用好学生营养日、全民营养周、科普中国等各方面的品牌活动,推动“大食物观”理念更进一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