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慈善周刊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1》呼吁提供更多支持——

让流动儿童享受公平发展的阳光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26日   第 10 版)

大凉山地区某乡村小学的留守儿童。 本报记者 顾磊 摄

本报记者 顾磊

6月初,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了完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中包含了分区域(城市、镇、乡村)、分年龄、性别的流动人口统计数据。致力于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改善的公益机构新公民计划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绘图,并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于日前更新发布了《在一起!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1》(简称《报告》)。

《报告》呈现出近年来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和留守)的数据变化,指出该群体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同时继续聚焦流动儿童返乡、课后服务等问题,呼吁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支持,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流动儿童规模10年增1倍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3.76亿人。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长,中国流动人口子女规模同步增长。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子女规模约1.3亿人,其中流动儿童规模为7109万人,比2010年的3581万人增长了约1倍。

把孩子带在身边成为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城市会面临各种入学、升学方面的困难;送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就不能亲自养育和陪伴孩子的成长。对于每个流动中的家庭来说,“流动”还是“留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报告》显示:“只有流动儿童在城市里可以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才能避免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得不离开父母,返乡成为留守儿童。也能够支持更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将在老家留守的孩子带到身边生活在一起。”

从流动儿童年龄、迁移类型情况来看,跨省迁移流动儿童1462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522万人,增长55.53%;省内迁移流动儿童5647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3006万人,增长113.82%。

7109万流动儿童中,3459万流动儿童居住在城市地区,占流动儿童总量的48.65%,其中跨省迁移流动儿童1009万人,省内迁移流动儿童2450万人;2947万流动儿童居住在镇区,占流动儿童总量的41.46%,其中跨省迁移流动儿童267万人,省内迁移流动儿童2680万人;703万流动儿童居住在乡村地区,占流动儿童总量的9.89%,其中跨省迁移流动儿童186万人,省内迁移流动儿童517万人。

此外《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1289.67万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52.58%;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为42.1%。

呼唤教育公平

因为户口与居住地相分离,流动儿童的升学路径较为艰难。

《报告》参考第七次人口普查等数据估算,2020年0-2岁流动人口子女规模超过2200万人,0-2岁流动儿童规模808万人;3-5岁流动人口子女规模超过2500万人,3-5岁流动儿童规模1147万人。

学前教育方面,国家统计局自2016年起每年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至2020年,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园就读的比例略高于25%,近3/4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民办幼儿园就读,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比例在60%左右。

义务教育阶段,2010年至2020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父母一起随迁的比例和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比例逐年提高。但目前距离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能够与父母在一起居住和生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曾表示,妥善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报告》建议修改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将其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2020年,有15.6万名随迁子女在小升初阶段“返乡”(离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会成为留守儿童。相应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小学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生人数呈现出低年级少、中高年级多的分布。

《报告》认为,由于初中学位供给和未来中考、高考的限制,很多孩子不得不离开现在居住、生活的城市,返回陌生的“老家”继续就读。

2020年,已经有25.6万人随迁子女在居住地报名参加高考,占当年高考报名人数的2.39%。但目前随迁子女在居住地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未来需要更加有力措施,推动各地进一步开放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升学考试。

课后服务应遍及城乡

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社区儿童之家32.1万个。《报告》显示,儿童之家为流动儿童提供公益性的课后服务,首先可以满足儿童安全的需求,为社区内中、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安全的场所与成人看护,这有利于家长更放心地投入工作,提高家庭收入,也有利于降低青少年行为不当或青少年犯罪的概率。

其次,可弥补家庭财富差距导致的课后服务资源与机会分配的失衡。公益性课后服务的提供,是弥补学校、家庭教育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也能提供阅读指导、音乐、体育、美术、游戏等兴趣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机会。

再者,通过陪伴、社群培育、社区参与等方式,可以提升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

此外,以课后服务为切入点深入社区,在流动人口社区,可以推动社区资源动员和社群自我服务。《报告》认为:“从服务入手、深入社区并逐渐把社区儿童之家发展成社区公共空间——这是许多流动儿童社区课后服务组织的发展路径。培育社群,推动动员社区资源和社群的自我服务,是在现有资源环境下改善流动儿童及流动人口处境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这些社区组织也能充分发挥毛细血管的作用,增强社区韧性、提高对外部环境冲击的抵御能力。例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一线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社群在社区抗疫、居民互助服务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目前,儿童之家尚未覆盖全部城乡社区,部分中西部地区儿童之家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较为明显,部分地区建有儿童之家的社区占比偏低,个别省份不到10%。《报告》认为:“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儿童群体来说,应通过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支持,让他们能够与父母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居住地城市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安全、健康地成长。”

2022-07-26 顾磊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1》呼吁提供更多支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340.html 1 让流动儿童享受公平发展的阳光 28,3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