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单位办托管班 给力!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08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奚冬琪

寒暑假里,年幼的子女如何安置,一直是双职工家庭的头等大事,也是最头疼的难题。无论是送社会上的托管培训班,留家由老人带,还是带到单位的办公室,都令人犯难、让人闹心。好在近年来,在全国各级工会的关心下,不少地区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亮点纷呈、职工满意、社会认可的单位办托管班。

近日,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2021年度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专项补助资金分配的通知》,明确了经各级工会自下而上、逐级把关、择优推荐,全总女职工委员会评审公示,全总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确定了全国158个托管班为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为支持、鼓励各地工会积极开展工会爱心托管工作,全国总工会下拨711万元专项资金,以每个托管班4.5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资金分配,用于对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的资金补助。同时,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新时代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意见》(总工发〔2022〕5号)中明确提出落实《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基层工会开展职工子女托管等职工子女关爱服务所需经费,可从工会经费中列支。2018年以来,全总共投入2000多万元,带动各地举办托管班1.6万多个,托管职工子女40多万人。

“单位的托管班真是太给力了”

“妈妈,我是不是又能去你单位了?”不久前,让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职工子女心心念念的假期托管班再次开班。

大连市中心医院的“慧成长动力营”假期托管班是此次评选出的158个“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之一。2021年7月,在大连市总工会、医务工会和医院领导的支持和推动下,医院成功举办了首期职工子女“慧成长动力营”假期托管班,为全院职工子女提供假期托管照看、科学知识普及、学业文体辅导等服务项目,解决职工子女假期无人看管的难题。

医院关节外科医生韩亚洲和妻子都是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10岁的女儿是托管班学员。“单位的托管班真是太给力了,有效缓解职工家庭负担,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让医护人员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工作中。”韩亚洲说。

医院中心实验室技师姜怡帆有个8岁的女儿。“和外边的托管班相比,这里课程丰富,孩子特别感兴趣。”让她最感动的是,孩子对她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在参加过一次心肺复苏培训后,孩子对她说:“我长大了想成为一名医生。”

据了解,既“托”又“管”还“教”是“慧成长动力营”的一大特色。托管班每天都安排了自习时间,志愿者老师督导并辅导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还会带来绘画、剪纸等手工课程,以及围棋、英语等特色课程。为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实践,托管班还组织孩子到大连市现代博物馆、辽宁省海事局等地开展研学活动。截至目前,中心医院已成功举办托管班三期,开办六个班级,累计招收学生近200名。

位于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源洲电气爱心托管班,同样刚刚获评“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

2018年,源洲电气有限公司从浙江整体迁移至安徽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随迁的还有100多名职工,其中外省职工有10多人。近年来,源洲电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爱心托管班,安排车辆把有需要的外省市职工子女接到公司来,并腾出会议厅作为教学区,开放职工书屋以及职工活动中心,准备了专门的午休场所,统一购买服装和各种学习用具,伙食则由食堂科学配餐。

今年,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发展艺术类业余爱好,公司工会通过走访调研,充分了解职工需求,在去年的基础上,为托管班增加了专业课辅导以及美术等课程,辅导老师也从去年的6名增加到了今年的8名。“既省了钱、省了事,还省了心。”由于暑假没人看管孩子,往年来自浙江丽水的职工江晶玉夫妇只好将两个孩子放在校外培训班,“花费好几千元不说,还要挤出时间接送,今年我把两个孩子都带来了,孩子学得很开心。”

推动用人单位办托,工会一直在努力

很长一段时间里,一说起托育、托管服务,家长们能想到的只有幼儿园、学校或者商业性质的托管培训机构。其实,用人单位办托,一直是改革开放前我国托育服务的主要供给模式。2019年以来,我国托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期,用人单位办托重新被纳入国家政策体系。2019年,国办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总工会按照中央要求,推动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

开展用人单位托育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必然要求,也是用人单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各地工会聚焦职工需求,开展了工会爱心托管、职工婚恋、女职工休息哺乳室、女职工“两癌”筛查等服务,深受广大职工欢迎。而用人单位托育服务作为工会服务项目的拓展和延伸,更是新时期工会组织帮助解决职工托育难题,激发“生”的意愿、减轻“养”的负担的一项具体举措。

近年来,为了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工作,并着力抓好工作落实,全国总工会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2021年10月,全总女职工委员会在全国15个省(区、市)开展了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专题调研,组织发放职工、用人单位、托育机构三类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近6万份,并围绕人口现状和鼓励生育政策等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提出了意见建议。

2022年4月,全国总工会召开全国工会系统女职工工作会议,对开展托育服务工作做出了部署安排。印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新时代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意见》,明确基层工会开展的托育服务所需经费,可以从工会经费中列支。全总女职工部还编制了《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指导手册》,倡导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管、托育等照护服务。

2022年7月5日,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荐申报2022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的通知》,通过推荐申报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规范开展托育服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把国家配套生育支持措施在用人单位落地落实,推动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解决职工群众生育、养育后顾之忧。

2022年7月15日,全国总工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召开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任务要求,总结工作经验,进行政策解读,部署2022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推荐申报工作,推动和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

多方合力,共同推动用人单位办托规范发展

对于未来如何继续推动用人单位办托工作,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负责人表示,全国总工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以委托课题形式,开展“用人单位办托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针对用人单位办托中遇到的风险防控、成本分担、运营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提出解决方案。

当前,国家尚没有出台针对用人单位托育机构的标准和规范,而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按照社会托育机构的标准来要求用人单位托育服务,下一步,全国总工会将积极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研究适用于用人单位托育机构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同时,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做法,梳理办托模式,针对用人单位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等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稳妥推进这项工作。

由于用人单位托育服务工作是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开展的,全国总工会也希望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能继续给予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用人单位办托规范发展。例如,指导用人单位和托育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开展托育服务,督促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发挥卫生健康系统优势,通过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妇幼保健服务、健康教育服务,加强用人单位办托卫生保健工作,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把用人单位办托纳入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及时总结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典型经验,形成一批适用于用人单位办托的制度措施。

2022-08-08 奚冬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979.html 1 单位办托管班 给力! 28,97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