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依山傍海靠温泉 思拉堡走出致富路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12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王金晶

位于辽南海滨的思拉堡温泉小镇是个特殊的存在。“思拉堡”这个听起来十分洋气的名字,本就是当地的村名。说起村名的由来,村党支部书记刘振亮告诉记者,村中有一千年古刹归茗寺,寺庙附近有一家迟姓人家开的蜡烛铺子,久而久之,大家都把这一带叫“迟蜡铺”,因当地口音发音相似,后来建村时就写成了“思拉堡”。即便是现在,当地人叫“思拉堡”依然发“迟蜡铺”的音。

思拉堡村因商铺而得名,却因温泉而闻名。位于辽宁省盖州市和营口市鲅鱼圈区交邻的思拉堡村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地区,但却有着先天的温泉资源,“泡汤”属于当地村民的生活日常。周边还有望儿山、仙人岛、山海广场等自然风景区,近年来,当地村民依山傍海靠温泉,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致富路。

正值暑假,思拉堡村迎来了旅游接待高峰期。记者采访时,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就停了5辆40座的大巴车。“这些都是从沈阳、抚顺那边过来的游客。”刘振亮介绍道,“今年,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客流减少的影响,村里的旅行社与沈阳、抚顺的客运公司联手,开辟了温泉旅游专线,沈阳往返思拉堡只需要40元,抚顺70元,对于本村居民还可免费。”

据介绍,排除疫情影响,村里的接待量能达到每天3000人次。“一天3000人,那可不少啊!村里的配套服务能跟上吗?”

面对记者的疑问,刘振亮自信满满:“我们这里有100多家温泉民宿,都是村民自己开的,每人每天的住宿费用平均50元,接待3000人,没有任何问题。”

在村民翁兴亮的家,记者的疑虑彻底打消了。37岁的翁兴亮经营的温泉民宿有3000多平方米,98个房间,房间内洗浴、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可以同时接待240人。“我干民宿快10年了,这些年边干边投,又赶上乡村振兴的好政策,要不是受疫情影响,一年营收能有个50万元。”翁兴亮高兴地说。

民宿不远处,有一大片向日葵花海,明晃晃的日光下,向日葵花开正艳,引得不少游客在此拍照留念。“这800亩油葵,是村集体今年新引进的种植项目,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结籽后还能用来榨油,今年收获后预计综合收益在35万元左右。”刘振亮说。

近些年,思拉堡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不少人都在这里长期租房居住。而随着外地人来的热潮,外出打工的本地年轻人也看到了故乡的商机,他们纷纷返乡创业。35岁的赵洪生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30岁那年,赵洪生回村做起了水果生意,后来又投资建设了6个2000多平方米的冷库,收储、销售附近果农的水果。赵洪生告诉记者:“随着旅游的发展,现在知道我们辽南水果好吃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比过去好做了,现在一年全下来能够有1000万元的流水,纯利也得有50万元。”

其实,水果一直是思拉堡村的支柱产业,村民家家有果园,仅“十四号甜桃”单一品种全村年产量就有近40万斤,加上其他各种水果,全村一年水果的产值达200多万元。村民黄高峰一家就拥有桃园20多亩,年产7万斤左右,利润近10万元。刘振亮介绍说,黄高峰是种植能手,老党员,不光自己的桃种得好,还免费指导其他村民剪枝、施肥,提供技术服务,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旅行社负责人马彬说,来思拉堡的游客,不仅能够泡温泉、品海鲜,还能够上山摘桃,下海游泳。现在不管是自驾游还是公共交通都很方便,来的人多了,民宿火了,村货也火了。

说起村货,刘振亮对记者神秘一笑:“带你去看点特别的。”

走近孙志伟家的养鱼池,记者果然看到了特别的“村货”——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在池中游弋,银龙、鹦鹉、各色小鱼数量众多。孙志伟说,现在家里共有养鱼池约800平方米,一年能出售4万尾左右。像他这样的养殖户村里还有5户,出产的高端观赏鱼基本覆盖了东北、华北市场。“这两年因为疫情影响,销售量有所下降,但在本村游客中的销售额却提升了;因为我们用温泉水养热带鱼,成本低、效果好,利润也很可观。”

“这10年来,依托旅游发展农业,村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25%。”刘振亮说,“接下来,我们村两委想把零散的各种业态加以整合,建立合作社,加大力度发展村集体经济,形成竞争优势,趁着政策的东风,进一步加快村民的致富脚步。”

2022-08-12 王金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9254.html 1 依山傍海靠温泉 思拉堡走出致富路 29,25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