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五治融合”推动高水平“平安福建”建设

——福建省政协专题协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13日   第 01 版)

本报记者 王惠兵

“要加快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

“要拓展退休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探索推进‘党建引领+社区主导+社工引导+老年人参与’的小区治理新模式。”

近日,福建省政协专题协商会热议如何加快推进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百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街道社区基层代表与有关部门负责人,线上线下“齐聚一堂”,谈真问题、真谈问题,共谋市域社会治理良策。

“市域”,这个概念最早由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担任省长时提出的。20年前,他前瞻性地提出“市域城镇体系”“全市‘一盘棋’促进城乡发展”等创新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市域社会治理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位置加以推进,为全国做好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底,中央政法委部署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福建省委高度重视,分两批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今年年初,为助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省政协主席崔玉英多次指导部署,省政协副主席薛卫民、许维泽分别带领调研组深入全省各地,并与省外多地开展“屏对屏”研讨,全面摸清情况,发现了治理理念、治理合力、治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福建多地聚焦组织碎片化、人际陌生化等社会治理问题,围绕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实践‘近邻’模式,开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八闽之路’。”率先发言的陈晓东委员提出,要在全省大力推广“近邻党建”工作模式,把社会资源、群众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为“中国之治”贡献福建智慧。

在吴丽冰常委看来,以文化建设促进道德养成,让道德力量推进社会治理,是加强市域治理必须高度关注的方面,“建议遴选一批‘有文化、重德行’的新乡贤,作为基层‘以文养德’的特殊力量,同时推行‘道德超市’经验,通过‘积分兑换’激发基层德治热情。”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加强全周期动态治理,加强共建共治共享。”对此,福建省委政法委回应。

“当前,全省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革,面临着市域社会治理承压明显等挑战,市域社会治理的智治支撑作用有待充分发挥。”吴棉国常委呼吁,以“一网统管”智慧化赋能市域社会治理,帮助城市管理者精准发现和解决问题。

1个主会场、2个特邀视频发言、3个基层连线点……与会人员“面对面”畅所欲言、交流碰撞,协商氛围愈发热烈浓厚。

“省委组织部下一步要大力实施党建‘民心工程’,全面深化‘近邻党建’,推进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省卫健委将优化应急分级响应指挥,强化大数据支撑作用,完善多点触发预警监测体系,并加快15分钟核酸‘采样圈’建设。”……谈问题,毫不回避;作回应,具体实在。会上,福建省5个相关部门负责人逐一回应。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党中央着眼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洪祥作视频致辞时表示,福建省政协以专题协商方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之道,对于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委员们持续建言献策,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福建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罗东川表示,要更加重视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完善、重大风险防范、方式系统集成、层级功能优化、多元主体参与,不断提升全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当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崔玉英提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福建省委要求,坚持理念先行,加快制度创新,以多元丰富的治理手段,推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以高质量“市域之治”助推更高水平“平安福建”建设。

2022-08-13 王惠兵 ——福建省政协专题协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9277.html 1 “五治融合”推动高水平“平安福建”建设 29,27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