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与转化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15日   第 09 版)

段运冬

近年,中国艺术界创作的《国家宝藏》《文物会说话》《典籍里的中国》《只此青绿》等一系列作品,通过精良的制作,现代视觉效果的实现,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受到观众喜爱,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创新新近努力的代表。这一波基于创作文化的创作,甚至还被命名为带动中国元素的发展的“国潮”现象。

新一轮出现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创作,再次将传统文化的现代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提到了学术界和艺术创作界面前。面对这一现象,一个核心问题就亟须深入反思,究竟是什么样的规律性,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创新性发展。

就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来看,传统肯定是会延续的,这是不争的既定规律。传统文化创新性的当下演进,需要我们回到现有的文化语境。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化发展,中国文化发展确立了“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亦即交给资本的文化产业和注重公平的文化服务原则。但就文化发展的主要面向而言,文化消费是促成文化演进的重要动力。与产业发展的力度的相遇上,中国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境遇。为此,基于市场经济的文化生产,已经成为包括中国艺术在内的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新一轮出现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就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其次,国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喜爱,并不仅仅是点对点地对作品本身的迷恋,而是基于作品本身的密切联动当下生活的再创造。以《文物会说话》为例,它通过文物原初背景的呈现,找寻与之相同的当下国人生活语境,基于古人和当下人们共同面对的情感,充分挖掘历史,呈现出文物里古今共同的生活选择,以探寻不同时空里人的不同情感。显然,让传统文化回到生活,回归不同时空里的生活方式,才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下的共情点,从而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找到了有效的结合点。

第三,当下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媒介化的全息式依赖,并且这种依赖已经交织在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电影、电视、手机、网络等不言而喻,就连以舞台为中心的艺术生发场地,也需要大量的高清显示屏进行舞台置景,以增强视觉的表现效果。传统文化要进行现代转换,除了内化于精神的价值理念外,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历史的复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往返。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想象力,更需要技术的实现,特别是有历史质感的技术支撑,媒介化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已经不能隔离现有的技术。

第四,就美学表现而言,常有繁复与简约之别。一般说来,传统的大都较为繁复,新近大都简约。中西大致都如此,西方不用说,东方除了注重文人意识的艺术形式之外,宫廷、民间,大致相差不多。这样,探索现代美学的表现,就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重要任务。以《只此青绿》为例,虽然它使用了《千里江山图》作为背景,但是在核心构成的舞者,并不是完全取样,而是抽取其核心的色彩元素,删繁就简,还对色彩作了处理,既保证了创作文化之源的出处,又体现出文化元素创新的当下质感。

想指出的是,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主创作的作品,彰显了中国文艺生产进入新时代以来,通过现代科技的运用、艺术类型的融合、艺术媒介的极大提升,突破了传统文化资源在利用率和艺术表现力上的局限,实现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恪守,不断探索出中华美学精神现代回归的生产路径,进而形成了以文化产业为主要面向的文化生产逻辑。这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尤其是为传统大国现代文化身份的构建,以及人民美好文化生活的引领提供了启示。

(作者系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

2022-08-15 段运冬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9385.html 1 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与转化 29,3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