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周刊

革命理想高于天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15日   第 10 版)

王珂

■精彩阅读

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丰碑。长征过程曲折,可歌可泣的历史时刻不胜枚举。

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进行诠释和展示,通过创作创新,促进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统一,提升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宽阔的水面平静而明澈,两岸一片郁郁葱葱,盛夏时节的界首渡口安宁而和谐。

流水不言,青山无语,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闭上眼,仿佛听到震耳欲聋的火炮声。多年前,就是在这里,红军与敌人展开血战,渡过湘江。在湘江战役中,几万名红军将士英勇牺牲,谱写出壮丽的革命史诗。

今年6月,我跟随全国政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党外委员视察团赴广西和云南考察。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兴安县猫儿山老山界红军步道,界首镇红军堂、红军街、界首渡口,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走上长征路,使我有幸能够重温红军长征光荣历史,深刻感悟长征精神。

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丰碑。长征过程曲折,可歌可泣的历史时刻不胜枚举。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经过英勇奋战,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但此役也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连同前三次突破封锁线),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为什么中国革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

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油画《红军师长陈树湘》令我印象深刻。为掩护红军主力渡江,陈树湘在战斗中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不幸被俘。陈树湘从昏迷中醒来时,敌人正抬着他去邀功请赏。画面中,陈树湘躺在担架上,腹部鲜血直流。他心中坚定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苏醒后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

1935年2月5日至9日,党中央在云南威信县扎西镇境内连续召开会议,统称扎西会议。会议讨论红军战略方针,并形成了《遵义会议决议》《决议大纲》《中央书记处致项英转中央分局电》《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的指示》《军委关于我军向川滇黔边发展的指示》《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为创造云贵川边苏区而斗争》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扎西会议是长征中十分重要的会议,不过,除了专门从事党史研究的学者和党史爱好者,人们对扎西会议了解甚少。这次来到扎西会议旧址,更能深刻认识到扎西会议的重要意义。

在很多红军长征的旧址,当地人为我们讲解时,都饱含深情,他们似乎把红军的精神刻在了自己心里,说着说着就动了情,语气激昂,情感充沛,一下子就把我的情绪带进去了。一路走来,我深受教育,感触强烈,壮美的山川、磅礴的长征精神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

长征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有责任利用所学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长征精神宣讲好。比如以红军长征中湘江战役、扎西会议等为主题进行创作,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进行诠释展示,通过创作创新,促进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统一,提升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而且以绘画的形式去歌颂和讴歌长征精神可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直观地激发广大人民爱党爱国热情。

我想,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要将这种精神上的洗礼转化成奋斗动力和工作实绩,立志有为,以画言志,以画明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无愧对先辈的缅怀和敬仰。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2022-08-15 王珂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9390.html 1 革命理想高于天 29,39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