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惠娟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节日中元节,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传统节日之一。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但是对于民间百姓来说,中元节的内涵少有人知,传统的习俗是“在路边烧纸”。
如何将这个关于生死的传统节日变成对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8月7日,在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举办的第二届中元节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广州大学、江南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和医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死亡叙事与死亡范式、向死而生的积极心理学、生死教育、善终文化等核心议题进行畅谈。
“人们只有破除了对死亡的神秘感,才能构建起敬畏生命的态度。”论坛上,来自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胡宜安教授以“推进生死教育,提升生死素养”为题,阐述了生死素养与生死能力的相互关系。“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多强调‘生’,而回避‘死’,导致很多思想尚未成熟的孩子,只能从流行文化、亚文化或者网络游戏中得到对死亡的认知,而其中往往夹杂着错误的认知和观念……”在高校从事生死教育20多年的胡宜安表示,在常态的意识里,死亡是一件无比可怕的事情,人人避而不谈。面向社会大众进行全程的和全员的生死教育,是提升全民生死素养和生死能力的不二法门。
诗词是民族的瑰宝,亦是汉文化思想的精髓。《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叫“死而不亡者寿”,即:一个人死了,但他的名声、精神、人格没有在人世间消亡,这才是真正的长寿。它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古人对生与死的感悟。研讨会上,来自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的黄晓丹副教授借助诗歌,以《让向死的蝴蝶扇起生命飓风》为题,阐述了她在日常教学中所体悟的中国诗歌中的“由死观生”的哲思。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黄晓丹介绍,有一次她在课堂上给大二学生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四》这首诗时,一位学生分享了他从诗歌中悟出的生命教育观。“那一刻我清晰地感觉到教室里的每一个年轻生命的心都停顿下来,在诗歌所营造的独特意境中,大家都沉浸在对生命的震惊中,严肃中带着温柔。”黄晓丹体悟道,“诗歌中的死亡,不但为青年大学生们思考生命提供了立足点,也为每一个生命如何更好地活着赋予了独特光彩。”“以现世荣名为伪,以生命自洽为真;以肉体长存为伪,以当下体验为真。每个人对死亡的思考及作出的反应都是塑造自我的原动力,在情绪上真正体会过恐惧、悔恨和感恩,并据此对生命事件进行重新排序时,我们才恍然发现,在向死的蝴蝶造访的时刻,我们忽然变得真实、勇敢、热烈,生命的飓风由此掀起。”黄晓丹得出结论。
“中元节真实地反映出古人对生与死的本真思考,而这也是现代安宁疗护实践的文化根基,我们理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让每一个人生历程的末期都成为让生命完善的良好机遇,让每一个生命都能不留遗憾地‘满载而归’。”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结合临床实践中的案例故事,以“中元之论,安宁之需”为题进行了动情的讲述。他表示,“生死是每个人绕不过的话题,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忌讳谈死,而借助这个节日的契机,敞开心扉地聊聊生、谈谈死,是普及生死教育的好契机。”
在民间的流传中,中元节是“鬼节”。在路桂军看来,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在传统文化中,‘鬼’即‘归也’,意味着一个生命最终从身体上、心理上、家庭上和社会上和大自然和解,从而了无牵挂地回归大自然,实现优雅地转身。”在路桂军看来,“归”其实反映了古人朴素的鬼神信仰,对形与神的天然求索,对善与恶的因果伦理及舍与离的仁义道德的思辨。所以,路桂军认为,面向社会大众普及生死教育是必要的,也是他日常工作中倾情去推动的事业。“当一个人明白了生死,在面对亲人的离去时,才会做到‘心中有悲凉,但不会失去温暖。’”路桂军说,死亡教育,就是探索生命的本真和生命的依托,寻找到生命真正的归宿,从而能够在面对死亡时,以温情的方式优雅转身。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报告的最后,路桂军借用冰心老人的这句诗,推广宣传生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他表示,自己特别期待的一种境界是: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彼此联结,因爱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