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吕巍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都创历史新高。同时,受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普遍下降,更加剧了供需矛盾。
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国务院办公厅发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到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从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到教育部、人社部等有关部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
全国政协也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7月25至29日,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围绕“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赴黑龙江、内蒙古调研,曾在2020年8-9月率队围绕“重大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赴湖南、广西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出席了内蒙古段调研。委员们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充分了解情况,深入交流研讨,围绕如何在重大疫情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建言献策,也为全国政协即将在8月下旬召开的题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的第二十三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做好充分准备。
问题导向 汇聚合力
“当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已经基本离校。根据各地各高校上报的就业数据,截至7月18日,2022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低于去年同期,去向落实人数略高于去年同期。”调研伊始,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简要介绍了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这一数据与调研组在黑龙江、内蒙古了解到的情况基本相符。
2022年,黑龙江省共有高校毕业生26.53万人,较去年增加4.81万人,增幅22%。截至7月24日,实现就业19.2万人,较去年增加2.2万人,毕业去向落实率72.60%,较去年同期下降6.83个百分点。
内蒙古今年高校毕业生约15.7万人,截至7月28日,应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8.33%,其中研究生55.7%、本科生67.62%、专科生89.39%,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可控,但要确保就业局势稳定,还是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表示。
困难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用人需求总体减少是最显见的一条。
当前,部分领域企业生产经营还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就业市场岗位需求总体呈收紧态势。据教育部学生中心6月组织的抽样调查,80.8%的高校反映,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同比减少,另据对100所就业布点监测高校的抽样调查,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同比减少约20%。
因为疫情的原因,部分地方就业工作也存在进展滞后的问题。20多个省份推迟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时间,另有部分省份推迟专升本考试时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录方面,也有省份尚未启动。尽管各地目前已陆续恢复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和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等考试,但由于毕业生通常会优先选择升学和体制内岗位就业,仍有较大规模的毕业生处在“等考”和“等录”状态。
“预计到录取结束的8月底,将有大批招考失利毕业生进入市场化就业渠道求职,但那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求职期。”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解宗军直言。
疫情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也困难重重。高校校园现场招聘活动同去年相比大幅缩减,校园招聘以线上招聘为主,但线上招聘会企业和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主动性不强,导致签约率降低。毕业生离校后,求职更多依赖线上平台,毕业班辅导员尽管能开展线上辅导和岗位推荐,但效果大不如前。
部分用人单位单方面毁约、“萝卜招聘”、付费内推、培训贷、招聘歧视等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现象多发,也使得未就业毕业生焦虑情绪加重。黑龙江省抽样调查显示,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因缺乏信心,认为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的占比达41.8%。
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急难愁盼问题,各地各部门亮出硬招实招。6月,人社部部署开展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明确“高频举办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等9项措施,强化政策落实、权益维护、困难帮扶;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国资央企等集中启动夏季招聘,精准对接各地央企、国企及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科技部将科研助理岗位的开发情况作为国家高新区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要求高新区将30%左右的场地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免费提供。
黑龙江省积极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累计减收失业保险费13.4亿元、减轻企业负担10.1亿元,发放稳岗返还金1.08亿元,稳定岗位59.8万人。进一步释放政策性岗位红利,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增加到1.7万人。深度挖潜市场化岗位,深入实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采取厅领导带队、就业协作体组团、高校自主3种形式,走访用人单位4783家,精准向企业推荐毕业生,新拓就业岗位82307个。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点“黄牌”“红牌”预警机制,对连续两年去向落实率较低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
内蒙古制定出台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百万青年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攻坚行动等政策措施,启动实施了“创业内蒙古”“技能内蒙古”“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等5项专项行动,先后组织召开全区就业工作座谈会,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夏季大型招聘会暨就业创业推进会等,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推进,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逐级压实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责任。
“确实应落实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真正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关注事项,进一步加大离校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力度。”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徐平表示。
“针对市场化就业渠道拓展,建议加大阶段性援企稳岗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补贴、社保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力度,鼓励中小微企业更好发挥就业容纳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强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原常务副书记、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认为,应加强教育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整合工作力量,明确职责范围,加强千万级规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也应提升人社部门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参与度,提早介入、统筹推进,推动公共就业资源进一步向高校毕业生群体倾斜。
引导预期 基层就业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也是造成就业数据不如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就业压力加大,毕业生就业期望由“能就业”转向“就好业”。根据教育部学生中心的抽样调查,毕业生希望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等体制内岗位的比例达到74.8%,首选民营企业的比例仅为14.8%,而2021届毕业生中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占比为52.1%。
人才高消费和就业歧视的并存,也使得考研、专升本热度不减反升。黑龙江省就业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2.07%的学生参加“考研二战”,较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选择专升本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有一批毕业生为了考公“二战”保持应届未就业毕业生身份而暂缓就业,自主创业意识和灵活就业意愿不强。
不同区域、行业、专业就业形势差异也较大。以黑龙江大学为例,理工类相关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艺术、文学、教育、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好;东南沿海、珠三角等南方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大,而吸纳毕业生留省就业竞争力较弱。内蒙古自治区也反映区内缺乏人才、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动现象较为严重。
“大学毕业进入社会是高校毕业生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盲目就业固然不可取,但对那种基于自我价值认知不清的‘慢就业’也需要警惕,‘慢就业’或‘漫无目的的就业’都是一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刘莉表示。
“‘慢就业’现象必须要重视。根据目前就业形势,需要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预期。不要仅关注眼前利益得失,更要多关注行业前景、文化与价值观分析和国家政策与需求研判,以应对就业市场压力上升带来机遇和挑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
“可以通过在高校上公开课宣讲等形式,引导毕业生理性择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刘林说。
在这方面,内蒙古自治区颇有心得。今年以来,内蒙古高校一直通过开展就业先锋行、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宣讲进校园、基层就业和参军入伍典型事迹展映等,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积极投身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创业。截至7月底,参与学生人次达35.51万。
呼和浩特市也推出一系列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留呼就业,比如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制度,建立公租房、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普通商品房等多层次、全方位住房供给体系,缓解高校毕业生住房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力度,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最高可申请5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600万元担保贷款。首次推出引进人才一次性人才奖励项目,对全市“六大产业集群”规上企业新引进人才,给予博士研究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2万元一次性人才奖励。
“我一直觉得看就业不仅要看签约率,还要看高校留在本地的学生有多少。在广西,下基层、留本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希望能够通过政策吸引,打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市场和空间。”全国政协常委、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表示。
“建议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工作政策,推动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等新的基层项目,用更大力度的政策激励,帮助毕业生打消基层就业落差大、待遇低、回不来的思想顾虑。”林蕙青表示。
也有委员提出,应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基金,将教育系统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就业专项资金使用范畴,保障高校开发就业市场、推进就业研究、引导毕业生下基层等工作。
鼓励创业 重点保障
在黑龙江调研期间,黑龙江大学的科技文化创业园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来,黑龙江大学先后获批建设“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2年7月被黑龙江省推荐为国家级“双创学院”。学校以就业创业课程为核心,建成4年不断线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形成就业创业课程“课、赛、咨询”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连续10余年举办企业冠名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赛事,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课项赛孵转”全价值链建设,注重专业教育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创新实验室、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大学科技园承载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功能。2004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建设了4000余平方米的大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后几经改扩建,园区面积达到5800平方米,逐渐发展成具有初级孵化平台——师生创客社区,中级孵化平台——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高级孵化平台——创业工场多级孵化功能产教融合基地,“学校主导、教师参与、学生自主、企业介入、政府扶持”的创新创业服务指导模式逐渐成熟。
黑龙江省绥化市也积极鼓励创新创业,开发企业岗位资源,落实求职创业补贴政策,为2022届870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补贴87万元。印发《2022年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共为28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29万元,开展国家级创业师资培训班2期共培训60人,大幅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水平。
“在我看来,创业是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就业,因此更具价值。在扶持学生创业问题上,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搭建更多平台和载体。”刘莉说。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也认为,应针对自主创业新趋势,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落实毕业生创新创业的资金、场地、服务支持,鼓励更过毕业生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还应进一步探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体系,坚持支持与规范并重,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宽松的就业环境。”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内蒙古自治区委会主委、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孙俊青表示。
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也是委员们的共识。大家认为,应将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通过精准摸底、建立台账、分类指导、重点帮扶、科学引导等方式,关心关注就业困难学生。
在这方面,黑龙江省大庆市积极行动,对258名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为每人至少提供3-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及时兑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25.8万元。同时,与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普遍联系,基层劳动保障平台340职工每人对口帮扶8-10名,定期询问情况,讲解就业政策,提供就业岗位,推送招聘信息,帮助解决问题。此外,大庆市还对2451名往届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重点开展就业援助,为每人免费提供“131”服务,即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成功推荐就业1495人。
“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掌握就职技能十分重要,建议让这些毕业生优先参加个性化就业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见习,提高就业能力,同时,充分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作用,保障就业困难学生先就业、再择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