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才林
王维是一名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画家,诗自云:“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的山水田园诗描写山水景物,表现田园生活,既有浓厚的诗情,也有鲜明的画意。在王维诗中,诗情与画意往往交融一体,互为生发,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山居秋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其代表作,诗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表现诗人隐居山中时见到的秋晚景象,在描写中流露隐逸之情。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是诗人对雨后山林的感受:空旷沉静的山林,一场新雨过后,秋晚悄然来临。空气是如此清新,带着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引导诗人漫步山林各处,领略山间此时不一样的景象。这两句把山林写得一尘不染,清新宜人,这是诗人对雨后山林的第一观感,简括的描述为下文奠定清新明朗的基调,也留下了广阔的表现空间。清张谦宜《絸斋说诗》说:“‘空山’两句,起法高洁,带得通篇俱好。”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诗人秋日傍晚见到的山间景象。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写山中景物。皓月当空,映照松林,将清辉投射在林间小路上。只见浅浅清泉在石上流泻,清澈见底,若有还无。一场新雨,涤荡尘浊,天空如洗,月光因之显得皎洁明净。空气清新,月光明净,泉水清澈,目之所及,着物皆清,好一个空明澄澈的世界!松月泉石,是山林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山中最优美的景致。诗人将山林秋晚写得如此清绝,又如此富于美感,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的月下秋山图。两句描写用直置之法,句末两个动词“照”和“流”也是极普通的字眼,不见刻画之迹,若不经意,而气韵天成,自然本色,是山水诗中的名句。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则是山中的田园生活。竹林中传来一阵喧闹,知是浣衣女子归来;荷塘里莲花摇动,应是渔船沿流下行。如果说颔联只是单纯描写山林景致,那么颈联则专注田园风光,聚焦人事,着力表现田园生活。“竹喧归浣女”中“喧”字指欢声笑语,见出浣衣女子收工时的轻松愉快。渔船顺流而下,舟轻行疾,也是令人轻松惬意的。两句所表现的田园生活,与沉寂的山林有所不同,静谧中透出灵动,欢快闲逸,生机盎然,弥漫着生活的气息。王维的田园诗多描写田夫野老,穷巷柴门,或渡头灯火,墟里孤烟。这两句却以竹林、荷塘为背景,以浣女、渔舟构筑意象,取景优美,摆落尘俗,散尽烟火,表现出与山水描写高度和谐的高雅清新的格调,又极富韵致。
幽美的自然山水和美好的田园生活令诗人驻足流连。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两句。原文本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刘安招致隐士之词,此反其意而用之,谓山中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但秋天清幽的山林美好的田园岂可辜负?山中隐士自可长留山中。两句写诗人沉醉山水田园时的由衷感受,欣慕之情,自得之意,还有隐世高蹈的志向,虽委婉曲折,却也溢于言表。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正是王维此诗显著的艺术特征。诗的中间两联描写松月泉石、竹林浣女、荷塘渔舟,一句一景、形象鲜明,有如合页连式的连环图画。如果将此诗比作一幅画卷,则绘画又十分注重构图及勾画。首联从大处落笔,勾画山林全景,其意在于铺设背景、酝酿氛围,故笔墨清淡、不着色相。中间两联属于具体刻画,虽然仍用素描,但已从小处着墨,故取景的大小远近,笔墨的浓淡疏密,与首联有所不同,构图层次也因此有所不同。中间两联,颔联写山水、颈联写田园,前者观照景致、后者注目人物,也是构图清晰、层次分明。此外,整个画面注意动与静的结合。四句写山水田园,本是表现大自然的静美,却多用动词。“照”和“流”,“喧”和“归”,还有“动”和“下”,无不以动写静,而画面也因此显得生气淋漓。
王维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文人画”的始祖。他的山水画绝去浮华,只用水墨渲淡,具有鲜明的写意特征。诗歌也如此,其山水田园诗,写景状物,常常摄取富有特征的景物,用近于素描的手法加以刻画,不假雕绘,笔墨省净,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即如此诗颈联,写浣女及渔夫的归来,不从正面着笔,只以“竹喧”“莲动”侧面引出,笔虽未到,意已呼之欲出。同样,此诗写意也极为分明。颔联两句中,松月泉石具有明显的象征意味。隐士隐居山林,泉石为邻,松月相伴,已是山水隐逸诗中常有的意象。两句写景不务工巧,不贵形似,唯以兴会,以意出之,颇得写意传神之妙。
以意为主,传神写物,原是绘画的法则。《旧唐书·王维传》说王维“画思入神”,颇能概括其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此法用之于诗,也最能见出王维诗“诗中有画”的妙处。前人评此诗,谓“色韵清绝”(《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又谓“入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正是有见于此的确评。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松月泉石,是山林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山中最优美的景致。诗人将山林秋晚写得如此清绝,又如此富于美感,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的月下秋山图。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正是王维此诗显著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