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眼

向前再探3000年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30日   第 03 版)

更多报道见 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

本报记者 王慧峰

“下一步,我们还想向前再探3000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至今20载,谈及这覆盖自己考古生涯一半的20年,王巍直言“深感幸运”。从2002年起领衔“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王巍与众多专家学者追本溯源,寻找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起源,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追问。

从1921年在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进行科学发掘的第一铲开始,中国考古已经走过百年。正是一代代考古人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用一铲铲泥土、一滴滴汗水,解封了中华民族关于祖先的记忆,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繁盛。

王巍透露,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探源工程的时空范围。“在时间维度上,我们还想向前再探3000年,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步阶段,即距今8000年左右,中国农业的初步发展、精神文化和社会变化等面貌。关于夏代的历史问题也将是研究重点。我们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城,而对于夏始初年考古发现——河南王城岗遗址和新砦遗址的整体发掘、都城面貌及其内涵等,尚待继续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将为我们揭示出越来越清晰而真实的中国。”

在空间维度上,他们打算把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的遗址都纳入探源工程中,研究这些区域融入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历史格局的原因、背景和过程,进一步深化研究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一体化的进程,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中华文明之流,亘古及今,延绵不绝。漫长的岁月中,在域内各民族间的一次次水乳交融里,中华民族的范畴不断发展与丰富。在与域外文明的一次次辉映互鉴下,世界认识了中国,中国也倾听了世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何以中国”,实为中华民族之永恒命题。已经走过5000年的中华文明,为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我们提供着强大的智慧和力量支撑。

在王巍看来,多元融合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纵观中华文明早期的演进,可以看出中华大地各区域的文明异彩纷呈。其中,黄河中游地区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各种文明因素,最终融合了其他区域的文明。历史表明,各区域的文明都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正是由于多种文明汇聚融合,才使中华文明充满活力、持续发展。

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动力。中华文明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发展创新。即使在史前时期,交流就已经普遍存在,持续的跨区域、跨族群的交流,记录了文化互鉴的历程,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持久兴旺的关键,是中华文明魅力永恒的支撑。只有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才能使文明之树常青,使中华文明永葆活力。

文化软实力是增强中华文明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保障。夏商周文明不断凝聚先进理念,造就了以“礼”为重要内容的主流价值观,这一内涵丰富的思想影响了周围广大地区,引领、推动了这些区域的文明发展。秦汉以后,“礼”被传承弘扬、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并通过交流互鉴传播到周围国家和地区,成为东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理念。

中华文明延绵至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王巍表示,农业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基础。根据考古发现,世界上几大农作物中的粟、黍、稻、大豆都是中国原产。浙江上山遗址出土了大约1万年前的栽培水稻,引发世界关注。同一时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最早出现了陶器,这是中华先民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2020年,“探源工程”开始实施第五阶段。王巍希望,探源工程能够在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技术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与文献史学的融合,共同阐释中华文明历史。

“中华文明起源研究需要几代人薪火相传、不断创新。”在王巍的展望中,在几代学者们共同努力下,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特点和机制,必将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2022-08-30 王慧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150.html 1 向前再探3000年 30,1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