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慈善周刊

守正创新:互联网慈善“中国样本”再升级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30日   第 09 版)

每年的“99公益日”,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互联网公益“嘉年华”

本报记者 舒迪 赵莹莹

2021年,我国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年度网络募捐总额近100亿元。10年间,中国的互联网公益慈善已在不知不觉中,以丰富多样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互联网慈善的“中国样本”并继续升级拓展。

行善变得“触手可及”

每天晚上睡觉前,北京市海淀区的科研人员张湄都会打开手机,将当天微信运动记录中的走路步数捐出。有时候,她还会提醒一些微信好友一起“捐步数”。

“每次用户捐步数,都可以获得爱心企业和基金会对相应公益慈善项目的配捐,把虚拟世界的捐步变成实实在在的善款,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张湄说:“或许这就是互联网公益慈善的魅力所在。”

随着形式多样的互联网公益慈善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人会每天在朋友圈里寻找求助链接,给予力所能及的小额援助;也有人养成了每天捐步、答题的公益习惯,把做好事变成了每天生活的“打卡项”。

正是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参与,10年来,我国的互联网公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近3年来,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亿人次参与互联网公益;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下,截至目前,全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万个,慈善信托合同规模超过40亿元,年度慈善捐赠总额突破2000亿元。”在2022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时任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透露,2021年我国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接近100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18%。

破拆了时空壁垒的互联网,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加入了催化剂。

互联网快速、高效、公开和透明的特性,使其与公益慈善一接触便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有价值的公益慈善项目借助网络平台直接诉诸大众,大大提升了信息流转速度,缩短了传播链条,打穿了社交圈层;而借助网络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普及,又让互联网公益慈善能极度方便快捷地完成捐赠环节。

与此同时,数字化丰富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公益无限的想象力,公益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捐钱捐物,用户可以捐步数、捐时间、捐消费、捐信用、捐服务等等,“一切皆可公益”,这种多元性和趣味性,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公众参与公益慈善的活跃度。

“中国人从来就不缺乏爱心和善举,更多的是缺乏便捷的渠道。以前,我们总觉得站在舞台上,在聚光灯下举着大额捐赠支票牌的才是行善,但那对于普通人来说太遥远了。”张湄说:“可现在,行善变得触手可及,当我们浏览社交媒体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发现身边的爱心募捐活动信息,动动手指,利用碎片时间参与小额捐赠,就能轻松实现做慈善帮助他人的心愿。”

由此带来最直观的成就,就是自2017年至今,我国每年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在5年间从25亿元增长到近100亿元,增长了近4倍。

互联网慈善募捐更加规范

2021年11月,民政部发布关于指定第三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公告,字节跳动公益等1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入选。

加上此前指定的两批以及申请退出的两家,自2016年以来,目前我国共有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30家。

按照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

“这些平台是我国政府规范互联网公益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的互联网公益慈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慈善研究学者王祎告诉记者。

“扶贫济困、教育助学、医疗救助、救灾救援、环境保护等领域项目全面覆盖;互联网募捐场景越来越多元化,相关平台推出行走捐、阅读捐、积分捐、消费捐、企业配捐、虚拟游戏捐等创新方式,受到公众欢迎;‘互联网+慈善’深度融合,‘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成为潮流。日捐、月捐、零钱捐、一对一捐等捐款种类日渐多元,公众号推送、APP开屏广告、线下传单发送、自有新闻客户端报道、集团旗下APP打包宣传等导流方式不断翻新,初步形成了一个鲜活的互联网慈善的‘中国样本’。”2019年4月,民政部发文称,通过这些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一个鲜活的互联网慈善的“中国样本”正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民政部依据《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两项行业标准,也着力加强着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监管。

“事实上,这些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发展壮大,正是我国互联网公益慈善的一个缩影。”王祎说。

据记者了解,截至今年5月,仅仅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就已上线超过11万个公益慈善项目,共有6.15亿次爱心捐赠发生,累计捐款超过180亿元。

从2016年到2020年,腾讯公益创立的每年“99公益日”,筹款额从3.05亿元攀升到30.44亿元。到了2021年,共计超过6870万人次捐出35.69亿元,加上腾讯公益基金会的6亿元配捐额,共募得善款41.69亿元。

“当生活中一举一动已成为公益的一部分,公益行为的形成链路已发生了根本改变。”该平台负责人刘琴说。

互联网慈善“中国样本”再度升级

时光飞逝,据2019年民政部提出互联网慈善的“中国样本”已经初步形成3年过后,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以数字化为代表的互联网公益慈善新趋势,已经让“中国样本”的内核再度升级。

“中国互联网与公益事业创造性结合,构建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公益生态。”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吴红波说。

王爱文在今年的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也认为,借助数字技术,慈善项目、慈善服务打破了行业界限,突破了地域限制,极大提升了慈善活动的效能和社会影响力。

事实上,近年来,互联网公益慈善在救灾、抗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方面的表现日趋突出,而且伴随着数字化技术与慈善公益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互联网的发展,为公益慈善机构和组织提供了数字化的管理方法和监管手段,也使得慈善资源和注意力开始向互联网倾斜,一些传统的项目设计和执行理念受到冲击,倒逼公益慈善机构和组织开始进行自我变革与创新。

与此同时,机构的数字化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益慈善机构和组织的灵活度以及筹款效率,进一步增强了慈善组织与捐赠人之间的信任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筹款数据在逐年攀升,但筹款额度已经不再是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唯一目标。通过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帮助慈善组织提升效率,成为互联网公益平台的新共识。

“数字技术实实在在地降低了行善的成本,提高了公益效能。”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说。

目前,随着技术公益探索及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公益慈善机构和组织具备了数字化能力,公益慈善的数字化进程已全面步入快车道。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我国慈善事业正加快迈向更加成熟定型、更加高效透明的发展阶段。”业内相关专家如是说。

2022-08-30 舒迪 赵莹莹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175.html 1 守正创新:互联网慈善“中国样本”再升级 30,175 /enpproperty-->